花蓮布是藝術節共創繁花盛開的未來 攜手同心展現文化韌性!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 202443日花蓮遇到自25年來最強烈地震,美麗家園受到嚴重損害,觀光業大受影響,花蓮縣政府向國際展現堅韌與團結,與花蓮鄉親一起,攜手守護花蓮的未來,而文化的韌性,正是土地最動人的力量。

▲ 圖說山下村室內裝飾的織布來自原來的山月村

   在新城老街的「山下村」,一群從太魯閣山月村走出的青年們,以文化為經、信念為緯,重新點燃太魯閣族的生活美學;而在即將到來的《2025布是藝術節》中,他們的故事,將和花蓮六大原住民族的織布工藝一同被看見。

   備受國內外旅客所喜愛的太魯閣山月村,在當地經營二十多年,一直堅持以保育、環保、原味、藝術、文化為主軸,可惜受到地震影響而歇業。山下村的誕生,是震災後的一場文化重建行動。這間由山月村舊夥伴所共同打造的小餐館,將部落晚會的歌聲、儀式與手工技藝濃縮進餐館角落。正如山下村執行長(村長)宋育騰所說:「火雖小,但會一直燃下去。」身為太魯閣族人的他表示,山下村傳承山月村的理念,所注重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希望有一個在家吃飯的感覺,一進來就可以感受到這裡的人情溫暖。

   花蓮縣政府主辦的《布是藝術節》正延續這份火光,讓原住民族文化不只是被看見,而是真正走進每個人的生活。活動將於426日至27日於花蓮文創旗艦館盛大登場,集結來自阿美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噶瑪蘭族、布農族與賽德克族的工藝師與表演者,以「布是生活.是花蓮」為主題,透過布藝展覽、音樂演出、原民市集與體驗工作坊,呈現原住民文化的韌性與創造力。

 ▲ 圖說具備原民風味的山下村招餐點

      此次活動也特別邀請「山下村」設攤進駐,以他們在山月村時期最受歡迎的「招牌炭烤」回應現場觀眾的味蕾,讓布是藝術節不只是視覺與心靈的饗宴,更是實實在在、原味十足的味覺體驗。

   花蓮縣長徐榛蔚表示:「文化是重建土地最柔軟也最堅強的力量。這場布是藝術節,不只是關於織布,更是關於人、土地與記憶的編織」,讓我們在經緯之間,感受花蓮原住民族文化的繁花盛開,品嚐來自土地的味道,也看見希望持續編織中的力量。

 ▲ 圖說太魯閣族人宋育騰傳承山月村的理念經營山下村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