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上癮成藏家-賴世晃建築師的小小藝緣展

賴世晃建築師(圖/賴世晃提供)

文/郎亞玲

台灣大大小小視覺藝術展眾多,美術館、畫廊、藝博會林立,從東方風格到西方門派,從前輩藝術家作品到青壯世代創作,琳瑯滿目、目不暇給,賴世晃建築師在藝術圈內小有名氣,因為他「逐藝術而居」,雖然職業是開業建築師,也同時在大學任教兼課。但自55歲開始接觸藝術欣賞及收藏,樂此不疲,從來不錯過各項大大小小的展出,拍攝作品鉅細靡遺,發表在個人臉書與粉絲專頁分享,也令未能躬逢其盛的同好,一睹盛況。他自行開車南征北討,如今風塵僕僕已邁入第八年,故藝術同業對他的身影絕不陌生。

賴世晃建築師與其收藏(圖/賴世晃提供)

「收藏家」的名號乍聽高不可攀,因為對一般大眾而言,觀賞藝術品是一回事,購買和收藏藝術品又是另一回事,「收藏」的先決條件似乎就是要有相當的財力,才能跨出第一步。賴世晃謙虛低調不敢以「藏家」自居,認為看畫、買畫只是自己的嗜好,但也不諱言這些行為已是他生活中不可切割的一部分,以及精神上的重要依靠:
「對於藝術欣賞的酷愛到早已融入生活之中,平日不是去畫廊賞畫,就是去美術館參觀的路上。將我的觀展紀錄分享在臉書社群媒體上,也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養分。」

《建築師的小小藝緣展》展覽海報(圖/賴世晃提供)

談起自己收藏的第一件作品,賴世晃反問:「你還記得人生的第一件收藏是什麼嗎?雖然不一定是藝術作品!」他強調的是,「收藏」行為本身就是那麼美好的事情,「收藏」的意義不只是擁有「收藏品」,同時它也代表著收藏當下的心境與情感經驗。他說:
「當我們不期而遇的看見一件作品,並且從喜歡到愛上了它…最後決定要帶它回家,珍藏它的時候,這整個過程應該是一件很單純而自然的事情。」

巴梅莉 Maria BARBAN /Adam and Eve 油彩 畫布 2022 120×80cm(不含框)

他覺得成為一位「藏家」並非遙不可及,只要先把念頭放在心上,不疾不徐,等待瓜熟蒂落,每個人總有個開始。而隨著藝術欣賞經驗的累積,與藝術經營者、藝術家的交流互動,個人眼界的開拓等,收藏的深度與廣度便自然會有所增長。
「從一個藝術愛好者,轉變成為所謂藏家,這個過程其實是始料未及的事情!但是我很享受這樣的人生轉變,尤其是在心靈與精神層面上的獲益!」賴世晃表示:「隨心而收,隨緣而藏」地放慢收藏步調,既是自己的收藏歷程,也是勉勵後進的心得。

張子晴 /日常2020-26-1 丙烯酸樹脂 2020 62x82cm(含框)

至於為何有《賴世晃建築師的小小藝緣展》的舉辦?賴世晃表示:
「收藏的這個行為,其實就是在參與推動藝術產業的發生與延續!這次《建築師的小小藝緣展》所分享的藝術作品,目的在分享自己生命中所經歷的,許多美好的藝術欣賞的足跡,藉由此次的展覽,更希望能交流或讓藏給同好,替美好的作品找到新的主人珍愛。」
賴世晃相信:「作品會自己去找主人」,也就是說,好的作品是有生命的!從生命的永恆意義上看,個人都只是暫時保管某個作品。當收藏家從藝術家的創作成果接手後,也許經過了一段歲月,因緣際會之下,作品會有欣賞它的新主人出現。就像拍賣會一樣,好的作品如生命流轉,有種不斷更新與延續的感覺,美好一直不斷被傳承下去。

En Kato 加藤苑 /Space of time 膠彩 2019 73x53cm(含框)

《建築師的小小藝緣展》展覽資訊
■地點:亞書藝所(台中市西區美村路771巷16號)
■展期:2025年2/5-3/16,1300-1900(04-23722202來電預約看展)
■開幕茶會:2025年2/8週六下午2點,賴世晃將分享藝術收藏的心路歷程!
歡迎藝術家、藝術愛好者與藏家,蒞臨交流分享寶貴經驗。

賴世晃 建築師 簡歷
■ 學歷
˙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建築學院學士畢業
˙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班畢業
■ 經歷
˙奎瀚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兼任講師
˙臺中市及臺北市建築師公會會員
˙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正會員
■ 藝術收藏相關經歷
˙2017年在台中原顏畫廊收藏人生的第一件藝術作品
˙經常至各家畫廊及美術館參觀藝術創作展,並常分享在臉書上
˙2020年在臉書成立「建築師的小小藝緣空間」粉絲專頁,及「建築師的線上
藝緣展」私密社團
˙2025年2月在台中亞書藝所舉辦《建築師的小小藝緣展》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報新聞原始網址:看展上癮成藏家-賴世晃建築師的小小藝緣展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