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與海大攜手加速北臺灣地熱開發

【記者宋吉清/基隆報導】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於4月23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宣示雙方將攜手展開地熱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此次合作由海大榮譽教授李昭興與張忠誠教授代表出席,並與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經濟地質局(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副局長Dr. Ken Wisian共同宣布地熱研究計畫的啟動,象徵北臺灣地熱資源開發邁入新里程碑。

此次合作涵蓋技術交流、研究協作及實地資源開發等層面,期望透過美國在地熱技術及能源建模方面的豐富經驗,加速臺灣深層地熱資源的應用與產業鏈建構。李昭興教授指出,臺灣地熱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北北基與宜蘭地區具備豐富的地熱潛能,結合完善的北東電網基礎,是能源轉型的絕佳區域。藉由國際合作,將能強化地熱作為基載電力的角色,為臺灣邁向淨零碳排貢獻穩定的能源來源。

Dr. Ken Wisian則分享了經濟地質局的實務經驗,包括早期推動的「地熱無所不在」(Geothermal Anywhere)專案,以及近期發展的技術經濟建模系統,該系統能分析超過150項變數,協助評估地熱開發案的技術與經濟可行性。此外,他也強調地熱能源的多元應用價值,不僅可發電,也能直接應用於農產品乾燥、溫室加溫與蒸氣冷卻系統等,提升地熱資源的整體利用效益與在地經濟適配性。

本次宣示活動吸引多位能源與地熱領域專家共襄盛舉,包括德州駐台辦事處(STTO)主任聶治平、美商Exceed Geo Energy經理Nasikul Islam、遠東創新集團董事長汪永龍與廖錦輝、蘭陽地熱公司董事長高成炎,以及台灣地熱資源發展協會(TGA)常務理事王守誠博士等,共同見證臺美學術與產業合作推動地熱能源發展的重要時刻。

在全球邁向永續能源的趨勢下,本次臺美地熱合作不僅象徵產學跨國連結的深化,更為臺灣能源自主與綠能轉型注入新動能。未來,雙方將持續透過創新研究與實地應用,推動地熱成為臺灣綠能版圖中的核心力量。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