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豬瘟1921 年首次於非洲肯亞發現,2018年在中國爆發後迅速席捲各國,直至今年九月在世界各國仍有高達十餘個國家陸續爆發非洲豬瘟疫情,而臺灣這七年間多虧邊境防疫人員、檢疫人員的努力下,多次成功守住非洲豬瘟的侵襲,然而在114年10月22日在臺中的養豬場傳出非洲豬瘟的通報,讓農業部、防疫人員、動保處、相關從業人員無不嚴陣以待,因為非洲豬瘟影響的並非是單一養豬戶,而是後續疫情是否擴散、調查病毒來源、如何持續防堵及避免多點爆發、畜牧業人員生計影響等,雖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但對我國民情而言卻與民生大計息息相關,許多國民美食多由豬肉作為材料,縱使有進口豬肉或冷凍肉可緩解燃眉之急,但仍有許多人難以適應其不同風味外,更有許多從業人員、餐飲業等賴以維生,不僅為單一個案,更是與整個產業鏈息息相關。單就防疫視角而言,盡快清查病毒來源、撲殺染病及相關豬隻應為抗疫第一要務,希可藉此遏止非洲豬瘟病毒在我國大肆擴散也避免生靈塗炭。
但,防疫人員為了避免疫情擴散而盡速撲殺染病豬隻或來源地豬隻的情況下,豬隻的動物福利也是不可疏忽的,撲殺過程也應依世界動物衛生組織,(WOAH)所建議的染疫動物進行人道處置的標準作業流程進行,其中較為普遍及省力的兩階段電擊法,其從豬隻的移動來降低壓力、減輕動物負擔、訓練有素的人員、合格的電擊裝備、有效率的電擊過程到確認豬隻完全死亡皆有完整的SOP可參照,如有使用到藥物,更該運用合法批准使用的藥物使動物進行安樂,而非急就章,讓動物或豬隻在撲殺時遭受更多的壓力、痛苦、傷害及折磨,而是以人道、安全、有效率的方式執行,最後的銷毀前,更該費心思確認豬隻真正完全死亡才進行,也能讓豬隻在最後將痛苦降到最低。
最後,也感謝防疫人員為了避免非洲豬瘟疫情擴散所做的努力及付出,這些獸醫師本是照護動物、讓豬隻更健康,但為防範重大惡性傳染病而去執行撲殺,應給予肯定和鼓勵,當然相關從業人員也應避免投機取巧而因小失大,造成自身及國人更大的損失,廚餘問題農業部會依專業有所規範,畜牧業者也須更該注重自身及飼養動物的健康狀況,避免拜訪疫區的畜牧場、民眾或是旅客前往國外或是到訪臺灣,更要小心,避免誤帶違禁品或是含肉食品進入我國國境,非洲豬瘟並非只與防疫人員相關,更是你我都該共同努力防疫的大事,大家共同努力下,希望很快就能恢復臺灣特殊風味的溫體肉供民眾食用。
圖文由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提供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