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韓半導體巨頭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週四宣布,將採購並部署5萬顆輝達(NVIDIA)繪圖處理器(GPU),打造名為「AI Megafactory」的人工智慧超級工廠,用以提升行動晶片與機器人相關製造流程的智慧化效率。這項計畫象徵輝達AI晶片勢力再度延伸至半導體製造端,強化其在全球AI產業鏈的主導地位。
根據《CNBC》報導,三星AI Megafactory將以輝達最新GPU為核心,用於製造流程的模擬、驗證與自動化優化,但目前尚未公布建廠地點與啟用時間。輝達代表指出,雙方合作將把三星的先進製程平台與輝達的運算架構整合,可望帶來「20倍性能提升」,並將應用輝達的Omniverse模擬軟體,實現製造場域虛實整合。
三星除利用這批GPU於生產端進行AI模擬外,也計畫以自研AI模型導入智慧手機、穿戴裝置與機器人產品線,進一步鞏固其AI終端布局。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本週於華盛頓發表演說後,旋即前往南韓,與三星會長李在鎔(Lee Jae-yong)及多位企業領袖聚會飲酒,被韓媒解讀為「戰略合作加深」的象徵。輝達同時透露,SK集團及現代汽車等韓企也正部署相當規模的GPU叢集,以支援自家AI研發。
輝達亞太區資深副總裁Raymond Teh表示,公司正與南韓政府密切合作,協助其推動AI技術成為國家戰略核心。Teh強調:「南韓在AI基礎建設與半導體製造上,具備全球領導潛力,輝達將提供全力支援。」
黃仁勳表示,輝達現行世代GPU「Blackwell」與下一代GPU「Rubin」合計已有5,000億美元訂單規模,反映AI算力需求持續暴增。上述言論激勵輝達股價續創新高,使公司市值首度突破5兆美元,穩居全球科技股之首。
市場分析指出,輝達透過與三星合作,不僅擴大AI晶片應用範疇,也鞏固其在亞洲供應鏈中的戰略地位,形成「技術、製造、終端」三位一體的合作格局。
除為輝達客戶外,三星同時是其關鍵供應商之一,負責生產高頻寬記憶體(HBM);雙方進一步表示,將共同優化三星第四代HBM記憶體,針對AI晶片高溫與高速需求進行調校,以提升資料吞吐效率與能源使用比。這項合作也將使三星在高階AI記憶體市場更具競爭力,與SK海力士、Micron等廠商並列全球HBM三強。
外界認為,三星導入輝達GPU建構AI Megafactory,不僅展現AI於晶片製造端的實際滲透,也可能為輝達開啟新的商業模式:從提供AI晶片到協助半導體製程優化。
南韓整體AI產業正快速形成「政府推動、企業布局、技術輸入」三軸結構,三星與輝達的合作有望帶動韓國成為亞洲AI製造樞紐,並對台積電、台灣AI伺服器供應鏈形成潛在競爭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