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新聞記者羅蔚舟/竹科報導】
被喻為「高中諾貝爾獎」的旺宏科學獎11/2日舉辦第23屆頒獎典禮。台北市立內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的賴冠銘、彭念祖、張友銘三人的作品─「以多任務學習MTL深度學習網路建構識譜吹笛機器人」打造可自動識譜到模擬真人吹奏中國笛,以及臺中市立臺中第一高級中學的黃政堯、蔡允成、陳宥家則是以「自監督學習在臺灣手語辨識上之應用研究」運用機器學習設計出一套可翻譯臺灣地區手語的軟體,兩組參賽團隊同獲第23屆旺宏科學獎的金牌獎肯定,每隊各可獲頒新台幣40萬元獎學金。而這屆因有多所學校獲獎總積分相同,最高前三名分別為臺中一中、宜蘭高中、北一女中、臺南一中、新竹高中、建國中學六所學校,同獲年度學校獎暨校長獎榮耀。
█AI與精良機構設計 模擬真人吹奏中國笛
熱門演唱會或音樂會常一票難求,但機器人也可以模擬真人吹奏動人的樂曲!內湖高工團隊打造的吹笛機器人,除了利用AI可自動識譜外,他們更突發奇想,透過風門的一開一合模仿人類吹氣的技巧,搭配設計專屬的機械手指與模擬吹笛口型的吹嘴,並控制吹嘴角度與吹氣流速,可吹奏出媲美真人的中國笛旋律。隊長賴冠銘分享,他們透過吹氣控制、指法運動、音準校正、樂譜辨識等四大面向,成功設計「不走音」的中國笛吹奏機器人。
█關懷弱勢 與聽障者溝通零距離
疫情期間,防疫指揮中心直播影片中的手語翻譯,啟發臺中一中的團隊。該團隊想到如果能透過AI技術翻譯手語,了解其中涵義,一般人就可以與聽障朋友「溝通無障礙」。透過設計「詞彙辨識模型」及滑動窗口演算法,計算手語句子中所含有的詞彙,再藉由大型語言模型翻譯成中文文法,達到手語的辨識與翻譯。隊長黃政堯表示,他們目前可識別的辭彙量為242個,辨識準確率近9成5,未來希望能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作為與聽障人士交流的溝通好幫手。
█ESG相關研究成主流 資訊能力亦見躍升
ESG風潮興起,在地、永續及關懷弱勢成為同學關注的議題。來自鄒族的嘉義高中團隊研究老祖宗的傳統用藥「葛藤」以求新應用、金門高中團隊則運用在地烏桕葉片研發出適合的植物染劑,北一女中研究團隊透過觀察鼠婦昆蟲的行為模式,引發探討人類的決策行為;以及花蓮高中希望透過大型語言模型為視障者開發可以互動式的口述影像服務。
另外,這屆參賽隊伍資訊運用能力普遍提升。武陵高中研究團隊透過程式了解「第二類斯特靈數」的性質;而臺南一中團隊則以Arduino組件與程式撰寫進行「保衛細胞作動之機械探討」的定量分析。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應邀致詞時表示,敬佩旺宏電子吳敏求董事長非常重視自有先進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創新,研發投資比例之高為台灣企業領導者,尤其更創辦旺宏科學獎及旺宏金矽獎,兩個獎項為台灣培育了數萬名科學人才,卓越貢獻對台灣產生巨大的影響力,他認為半導體並無物理發展極限,知識仍有無限發展空間,鼓勵在座的獲獎學生了解創意的重要,未來不再是知識的消費者,而能成為貢獻者。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強調,旺宏教育基金會致力培育科學人才,是台灣少數能夠同時獲得教育部「社會教育貢獻獎」個人及團體組兩獎項,為推動科普及社會教育的楷模,科學獎提供一個跨域、跨校公平競爭及科學交流平台,讓全國各地都會區及偏鄉學校都能參與,展現科學、區域及性別平權,他也期勉學生未來能將創意應用於生活上,提高人類生活的品質。
█團隊合作和紀律是未來決勝關鍵
旺宏電子暨旺宏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吳敏求以自身經驗勉勵年輕學子,不要過於重視近利,應透過扎實的學習培養更長遠的眼光和謀略,未來才有機會發展更具有開創性的應用,此外,旺宏科學獎首次開放團隊報名參賽,「團隊合作」和「紀律」也是半導體產業中相當重視的價值。
█重視細節提升研究品質
旺宏科學獎召集人、中央研究院副院長周美吟指出,這屆參賽作品的趨勢,包含學生因應AI世代的來臨,更善用ChatGPT等生成式AI軟體作為輔助研究工具,而對於ESG永續發展的環保議題、節能機器人、結合在地特產資源、關懷弱勢團體等面向,皆提出優秀的作品。她也提醒團隊重視作品的準確度、可信度,以及持續加強嚴謹度,以提昇研究品質。
被喻為高中職諾貝爾獎的「旺宏科學獎」自這屆起開放高中職學生組隊報名參賽,每隊以1-3人為限,帶動733隊報名參賽,參與師生更達2,272人次。每年旺宏科學獎頒獎典禮都是國內教育界的盛事之一,吸引重量級人士和頂尖科學家聚集。今年應邀出席的頒獎嘉賓包括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教育部次長林騰蛟以及國立科學教育博物館館長劉火欽、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吳佩修副館長、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林青海副館長。此外,包括陽明交大、清大、台科大、中央等多所大學的副校長和學校代表,以及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林福來等貴賓皆受邀與會。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報新聞原始網址:第23屆旺宏科學獎首度開放團隊參賽 全臺逾百所學校共733隊報名超過2000位師生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