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琦專欄】歷史意義之後的美麗島精神?

/胡文琦

針對投入高雄第六選區立委選戰的前民視董事長、喜樂島聯盟主席郭倍宏,日前舉辦後援會總會成立晚會,而舉辦場地就是當初美麗島雜誌社的舊址,他特別強調「別具歷史意義!」云云。因為,西元19791210日所發生的「美麗島事件」,被認為是台灣政治民主化進程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而當時位於高雄市中山一路、大同二路口的5層樓大樓,就是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的原址,當時也是高雄市「黨外勢力」的中心。

郭倍宏指出,後援會總會選址位於美麗島事件的發生地,是高雄市最具歷史代表性的民主地標之一。而美麗島雜誌社即是台灣人民在白色威權恐怖時代下,追求「言論自由」的重要據點,而「1979年在高雄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更是大規模捕捉黨外民主運動人士,引發台灣政治自由化與本土化高潮的關鍵歷史!」,而當年追求解嚴開放、思想無罪的前輩們,在美麗島事件中流血坐牢,才能激發全世界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意識。

此外,郭倍宏還強調,40年前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台灣老百姓成功地讓威權體制漸次轉型成民主體制,但台灣民主的改革至今還沒有成功,「台灣的國家定位問題仍然存在」,並導致台灣長年被隔絕於國際社會之外。「這次參選是為了推動制定『新憲法』,讓台灣人前途自決,把台灣帶回國際社會」。坦白說,台灣在努力追求走向自由、民主化的過程當中,美麗島事件乃至其背後所代表的若干精神與意義,無疑都為台灣做出了必要的貢獻與犧牲「無誤」。

然而,唯話又說回來,筆者一方面固然可以理解,直接答應要免費提供場地、並對台灣民主歷史記憶與迴想「顯有傳承意味」的那位大器屋主、兼精英醫生的想法,二方面,當然也必須對郭倍宏董事長近年來一貫堅持自己理念的那份傻勁與執著表示肯定。然而,就正因為這樣,台灣老百姓此際無法接受與懷疑的是,就在民進黨政府現在在全面過半與全面執政優勢條件下,過往那種堅持清廉、勤政與愛鄉土的美麗島印記與黨外精神,乃至是所謂的言論自由,又怎麼會消逝、退卻地如此之快呢?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為政治評論家、前中國國民黨發言人

 

台灣郵報原始網址:【胡文琦專欄】歷史意義之後的美麗島精神?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