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纖維工藝扎根永續精神!台中市政府文化局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今年獲文化部補助辦理「傳藝新纖人」藝文教育扎根計畫,從7月起串連纖維工藝博物館、大墩文化中心與港區藝術中心,以「纖維工藝」為主題,媒合台中市多所中小學師生和親子民眾參與藝文導覽、工藝體驗和藝術共創,累計2檔藝文展覽和31場教育推廣活動。文化局表示,目前港區藝術中心「纖維藝術創作聯展」與大墩中心「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首檔展覽「採‧集」,將分別持續至今年12月15日與明年3月23日止,歡迎民眾把握機會前往觀賞。
![](http://formosalive.com/wp-content/uploads/2024/11/E582B3E7B5B1E5B7A5E8979D-E897BAE88D89E7B7A8-E4BF9DE5AD98E88085E69E97E683A0E6B4A5E5B8B6E9A098E5ADB8E7ABA5E9AB94E9A997E897BAE88D89E7B7A8E7B994-1.jpg)
文化局表示,工藝是最貼近生活的藝術創作表現,也與環境永續議題息息相關,台中市的工藝文化底蘊深厚,所轄藝文場館有豐富的纖維工藝典藏與展覽,是理想的美感教育場所。今年藉由「傳藝新纖人」藝文教育扎根計畫,串連纖維工藝博物館「藺結心歡」、大墩文化中心「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與港區藝術中心「大甲纖草覓,一起來結藝」等三項計畫,媒合台中市15所小學及國、高中師生走入藝文場館,並開放親子共同參與系列活動,希望藉由最有台中特色的纖維工藝做為環境永續的啓蒙,並傳承工藝文化。
![](http://formosalive.com/wp-content/uploads/2024/11/E7BE8EE7BEA4E59C8BE5B08FE5B8ABE7949FE8A780E5AF9FE688B6E5A496E897BAE88D89E6A48DE789A9E7949FE995B7E68385E5BDA2-1.jpg)
纖博館主任簡惠華表示,藝文美感需要透過五感體驗來感受,「藺結心歡」活動以藺草編織工藝為主題,由博物館、台中市傳統工藝保存者及優秀工藝師共同設計適合一般國民中小學生的導覽和手作課程,讓這些學子在活動中激發創意和巧思,並認識傳統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此外,纖博館也將教學活動轉化為行動教具箱,以利後續教學成果的延續與擴大。
![](http://formosalive.com/wp-content/uploads/2024/11/E8979DE8A193E5AEB6E983ADE587B1E981A0-E7ACACE4BA8CE68E92E58FB34-E88887E8978DE69F93E8AAB2E7A88BE5ADB8E593A1E59088E5BDB1-1.jpg)
「透過創作,孩子會對家鄉有更多的認識,並尋找與家鄉有關的元素。」中港高中王秋燕老師說,大墩中心SDGs永續藝術系列特展引導學校師生以家鄉的泥土為創作素材,依照自己所觀察到的圖像,共同拼集成一幅屬於台中城市樣貌的巨大泥毯作品,最後再邀請社區民眾親身踏入作品之中,使作品最後也回歸大自然,讓學生體會永續藝術創作的意涵,是相當特別的一個經驗。
![](http://formosalive.com/wp-content/uploads/2024/11/E995B7E58484E9AB98E4B8ADE5B8ABE7949FE4BBA5E5A4AAE5B9B3E58D80E79A84E8B3AAE6A8B8E4B98BE7BE8EE782BAE6B3A5E6AFAFE59C96E7B48B-1.jpg)
參與港藝中心纖維創作聯展的藝術家林資芬提到,她長期關注永續議題,此次創作以纖維與立體型態呈現地衣、真菌等生物的生長樣態,希望使觀眾感受到自然界的生命力;同樣參與聯展創作的藝術家郭凱遠,則以藍染留存清水眷村的傳統文化印記;而藝術家邱煦湄帶領民眾進行清水眷村植物採集拓印的體驗,都是以纖維工藝創作的方式,從不同面向加入與環境的對話,深具意義。
文化局說明,藝文教育扎根計畫「傳藝新纖人」以「在地」、「永續」為終極關懷,期待透過藝文場館、創作者及學校機構共同攜手,實現工藝傳承和文化永續的目標,更多藝文活動訊息可至文化局及各藝文場館官網或粉絲專頁查詢。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中市藝文扎根傳承永續工藝 「傳藝新纖人」媒合學子參與系列活動
民生電子報原始網址:中市藝文扎根傳承永續工藝 「傳藝新纖人」媒合學子參與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