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鄭佳益醫師
選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背後隱藏著深層焦慮。這些孩子在家中或熟悉的環境裡能夠自由交談,但在面對新環境或陌生人時,因強烈的焦慮情緒而無法開口。新竹兒童及青少年專科醫師鄭佳益指出,這並非個性害羞,而是一種需要正視的心理障礙。
8歲的小涵是一位活潑開朗的小女孩,家人眼中的「開心果」。但每當進入學校或面對陌生人,她卻突然變得沉默寡言,上課被點名也低著頭一聲不吭。媽媽原本以為是個性內向,長大就會好。但上了小學之後,依然如此,經過老師提醒,媽媽才帶她去就醫。
小涵被診斷出罹患選擇性緘默症,鄭佳益醫師解釋,選擇性緘默症並不是孩子不願意說話,而是因為內心的焦慮讓他們「說不出來」。經過藥物和心理治療,小涵的情況慢慢改善,如今已經能夠和幾位同學小聲交談。
焦慮讓孩子「說不出話」:選擇性緘默症的真相
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和焦慮相關的精神心理障礙症:孩子在特定情境中會因極度焦慮而無法說話,而非出於害羞或故意沉默。鄭佳益醫師強調,這種情況可能對學業、人際關係和日常生活造成影響。其常見特徵包括
- 在家中與家人能正常交談,但在學校或陌生環境中完全沉默。
- 孩子對自己的狀況感到困擾,但卻無法改變。
- 情況持續一個月以上,並顯著影響生活功能。
九大準則改善選擇性緘默症 幫助孩子重拾自信
選擇性緘默症是可以改善的,但需要耐心的陪伴。鄭佳益醫師統整以下建議,幫助家長逐步引導孩子:
1、學習調整家長自己的焦慮,避免將焦慮傳給孩子
甲、接納現況:專注於孩子的優點,換個角度看待他的困難,例如:他很有包容心、很善良,對自己和他人的想法都很敏感。
乙、正常化選擇性緘默症:讓孩子知道不只有他害怕說話,也有許多小孩一樣害怕,最後他們都能克服和開口說話。
丙、不要在孩子面前公開討論他們的情況,以免引發尷尬或加重焦慮。
丁、應適時鼓勵和肯定孩子的每一次進步。
2、需避免的溝通方式:不要經常問孩子是否說話,或使用獎勵(如:說話才能玩手機)和懲罰、評價(如:你又沒做到)來推動孩子說話,這可能會增加焦慮。
3、和家人溝通:所有參與孩子生活的成員(如:祖父母、手足等)都需了解如何對待孩子,避免施壓或責備。
4、專注於短期目標:專注於當前的困難,並逐步克服,避免過度憂慮未來(如:他長大怎麼辦?)。
5、以身作則:若家長自己也有社交焦慮,可以通過與鄰居互動為孩子建立身教。
6、遇到親友、鄰居打招呼時,給孩子五秒鐘嘗試回答問題,避免立即代為回應,讓孩子有表現的機會。若孩子未能回答,可引導孩子與家長對話,再逐步過渡到直接與他人交流。
7、需要讓孩子在可控的情境下逐步面對恐懼,擴大舒適圈,而不是完全避免或隔離。自學可能有助減少壓力,但需同時安排練習的機會,否則可能阻礙進步。
8、維持規範與界線:在同理孩子情緒的同時,仍需建立基本的家庭規範,例如作息、學習及日常行為的要求,這樣有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和行為規範。
9、治療需循序漸進,可以尋求專業協助: 心理治療(如:認知行為治療)與適當的藥物治療可能有助於改善症狀。
選擇性緘默症的改善需要時間與耐心,但只要父母給予接納與支持,並搭配專業治療,孩子有機會克服困難,找到自己的聲音。當孩子逐步融入團體生活,他們會重新獲得自信,進一步迎接更加豐富的人生旅程。
關於作者: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鄭佳益醫師
醫師簡介
鄭佳益醫師
現任 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醫師
經歷
-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臨床研究醫師
- 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主治醫師
- 慈濟大學醫學系精神科 臨床講師
專長
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思覺失調症、躁鬱症、強迫症、失眠、親職諮詢、心理諮商、兒童青少年之壓力與人際適應障礙、自閉症類群障礙、懼學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