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偉觀點】大膽預測川普下一步:讓油價大漲

文/鄧哲偉  (臺北國際商會理事長)

美國總統川普一直喊著「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然而,這一次,他的戰略不僅僅止於關稅與貿易,而是劍指全球能源市場的主導權。雖然近期油價隨關稅衝擊重挫,但我大膽預測,川普勢必會點燃新一波大震盪,就是讓國際油價止跌大漲,進一步壯大美國能源出口的絕對優勢。

美國能源輸出稱霸,油價高才符合國家利益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與Kpler數據,2024年美國每日石油與石化產品出口量已達 991萬桶,年增 42萬桶(4.4%),再創新高。液化天然氣(LNG)出口也突破 8,700萬噸,連續兩年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場超過 20%。美國早已從能源淨進口國,轉型為能源霸主,這正是川普眼中最有價值的「交易籌碼」。

能源出口,不僅是數字成長,更已成為美國經濟結構的核心。2024年美國出口排名中,前三大項目竟全與能源有關:石油出口 1,330億美元,原油出口 1,144億美元,天然氣出口也高達 945億美元。這些驚人的數字背後,是龐大利益驅動的地緣戰略。如果油價越高,出口收益越大,美國自然有強烈誘因「創造」供需失衡。

根據Rystad Energy 模型,只要油價突破 95美元/桶,美國德州二疊紀盆地的頁岩油企業將獲得約 23% 的超額利潤。這場「油價遊戲」的潛力,不僅是美國的財政利多,更有助於其全球戰略布局。從這個角度來看,川普無論伊朗願不願和談,局勢也注定升溫,甚至這場戰爭非打不可。

川普式「交易外交」:地緣戰略與能源操控並進

近期,美軍兩艘航空母艦「卡爾文森號」與「杜魯門號」駛入中東海域,六架B-2轟炸機也部署至印度洋的迪戈加西亞島,劍指伊朗。這不僅是軍事部署,更是一場針對全球石油市場的「心理作戰」。與此同時,俄羅斯也樂見其成。對於產油國而言,油價上漲意味著國庫進帳,美俄兩大強權若目標一致,伊朗的抗壓空間將更加狹窄。

川普向來擅長利用「危機」創造談判籌碼。他深知,只要能製造出局部動盪,就能推升油價,再藉此強化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領導力。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已經下令全軍戒備,波斯灣氣氛劍拔弩張。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全球最關鍵的能源航道之一,每日原油通過量高達 1,700萬桶,占全球供應的將近 20%。任何一場擦槍走火的衝突,都可能引發油價劇烈波動,而美國則能從中坐收戰略與經濟紅利。

但這樣的劇本並非毫無代價。油價上漲恐將帶動全球通膨壓力再起、經濟復甦進程延宕,甚至迫使歐洲盟友重新檢討對美依賴關係。畢竟,在現代國際關係中,能源早已不只是商品,更是影響全球秩序的核心槓桿。

全球能源戰,才剛開始

從貿易戰、科技戰,到即將升溫的「油價戰」,川普正構築一場以能源為主軸的「交易型地緣戰爭」。伊朗只是棋盤上的一枚子,真正的目的,是讓全球能源市場成為美國操作與獲利的平台。

未來幾個月,全球將面臨的不僅是油價大幅波動,更可能是一場新形態戰爭的序章。各國政府、能源企業與金融市場都應提高警覺。這場由油價主導的全球博弈,可能才剛開始。

*專欄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作者:鄧哲偉 中華泛藍協會秘書長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