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儷絲/台北報導
針對客家委員會預算遭立法院凍結卻未提出解凍報告一事,立法委員麥玉珍今(16)日在內政委員會質詢時嚴正表達不滿,直指客委會一邊稱「沒錢難辦事」,一邊卻未依法提出解凍申請,已嚴重誤導社會與推卸責任,呼籲行政機關應依據法定程序提出報告,回應立院監督。
解凍報告未提、卻稱無法辦事?麥玉珍要求釐清事實
麥玉珍指出,客委會主委古秀妃多次對外表示,因預算遭凍結,導致客語認證會、全國中小學藝文競賽、客家幣及青年返鄉等多項政策難以推展。但實際上,這些計畫仍在執行中,顯示資源尚未斷炊。她強調,「若真有困難,請依法提出解凍報告,而不是在媒體或公開場合中混淆視聽,將問題丟回立法院。」
依據《預算法》第62條與第63條規定,行政機關若要動用遭凍結的預算,必須依據凍結條件,向立法院提出完整報告或補充資料,經該案所屬委員會審查通過後,方可解凍並動支預算。
然而,麥玉珍指出,截至目前為止,客委會未曾向立法院提出任何正式的解凍報告。行政院甚至還以「無法確認剩餘數,難以提案」為由推諉,將預算執行困難的責任,轉嫁至立法機關,令人遺憾。

客語反詐宣導成效在哪?籲一週內提交統計資料
除了預算問題,麥玉珍也關注客家族群長者在防詐議題上的弱勢處境。她指出,許多高齡客家族群僅能以客語溝通,辨識詐騙資訊的能力相對薄弱。儘管客委會在114年度媒體宣導預算高達1億元以上,主張提升語言文化與參與公共議題,但對於客語反詐騙宣導的具體作為卻語焉不詳。
她當場要求客委會於兩天或最遲一週內向其辦公室提交「遭詐騙之客家族群年齡與語言背景統計資料」與「客語反詐宣導內容與成效資料」,並獲客委會專員承諾配合。
預算凍結≠不給錢,依法程序才能動支
麥玉珍最後強調,立法院凍結預算並非「刪除預算」,而是基於監督責任,要求行政單位提出說明、強化問責機制,以保障人民的納稅錢用在刀口上。若客委會認為相關政策急需資金推動,就應依照程序提報凍結解除說明,交由立法院審查決定是否解凍,而非迴避責任、混淆視聽。
她也呼籲各行政部門應熟悉並落實《預算法》相關規定,尊重國會監督,維護民主機制正常運作。唯有行政與立法齊心協力,才能真正提升施政效能,回應民眾需求。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