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推動AI基本法 立委麥玉珍:兼顧創新與風險,打造以人為本數位未來

記者鄭儷絲/台北報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16日召開首場「人工智慧基本法」公聽會,邀集產官學界廣泛參與。會中聚焦資料治理、風險管理、AI發展規範與繁體中文語料庫等議題。數位發展部次長葉寧表示,目前正研擬「標準授權條款」與契約範本,以提供企業在訓練AI模型時有法可依,未來也將從開放資料授權制度延伸,建構契約性資料使用模式,推動資料共享與創新應用。

針對AI立法與未來發展,台灣民眾黨立法委員麥玉珍在會中強調,「人工智慧的發展不能只是享受紅利,更應重視風險監管,實現數位平權、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

截自麥玉珍FB

她指出,AI技術不僅應用在科技產業,也深刻影響到傳統產業、教育、勞動市場等層面。雖然AI能大幅提升工作效率與便利性,但同時也伴隨誤判、資訊失真、失業與監控風險,因此必須有制度性的規範與問責機制作為平衡。麥玉珍進一步說明,台灣民眾黨立法院黨團已正式提出《人工智慧發展及管理條例草案》,作為台灣AI立法的具體回應。該草案內容包括:

  • 確立主管機關為數位發展部,統籌AI政策與風險管理
  • 納入AI風險等級分類制度,針對不同層級建立監管標準
  • 設計問責機制與義務條款,落實開發者、使用者責任
  • 兼顧發展與保護,提出鼓勵措施,協助企業創新發展
  • 她也強調,AI發展過程中,政府需建立更完善的法律與制度基礎,讓新創企業、中小企業也能有信心投入AI領域,同時保障使用者基本權益,避免弱勢族群因技術落差而被邊緣化,真正實踐「科技向善」。

此外,針對資料取得困難、繁體中文語料不足等問題,麥玉珍支持儘速建立「國家層級AI訓練資料庫」,並設立誘因制度,鼓勵各行各業參與資料共享。她呼籲,政府不應只聚焦於大企業資源導向的政策,應讓中小企業、新創團隊也能參與AI產業生態系,壯大台灣科技力量。

針對當前政府立法進度緩慢,麥玉珍指出,行政院至今尚未提出正式版本,反倒是民間與在野黨早已行動。她強調,AI基本法不能再拖延,朝野政黨應超越黨派,共同打造台灣的科技願景與法治基礎。

公聽會中也有來自全國資訊經理人協會、AI新創業者及學者對資料治理與授權條款建言,強調AI訓練階段的合理使用、資料共享與風險分級框架之重要性。數發部表示將持續整合意見,並考慮在基本法後續推動作用法,處理各產業的實際應用規範。

截自葛如鈞FB

國民黨立委葛如鈞也簡要表示,推動AI基本法為本會期重點,未來將持續關注開放資料與語料建設,強調立法需結合台灣文化與產業特色,打造具台灣特色的人工智慧法治環境。

隨著各界對AI監管與治理需求日益迫切,AI基本法立法工作將成為立法院科技政策的重中之重。麥玉珍與民眾黨黨團表態願全力推動,也呼籲行政部門儘速提出完整草案,凝聚社會共識,確保台灣在AI浪潮中不落人後。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