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國際佛誕文化節圓山啟幕 三大傳承祈願和平展現悲智無盡

記者/陳莉林  台北採訪報導
責任編輯/ 游宏琦
在這個急速變遷、紛擾不安的時代,慈悲與覺醒的智慧,正成為照亮世界的重要力量。4月18日,2025國際佛誕文化節護國祈福大法會於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隆重啟動。來自南傳、漢傳、藏傳三大佛教傳承的近百位高僧大德,齊聚壇城,同心祈願世界和平,為社會安穩、民眾福慧圓滿而修持。

「頓悟金剛:三傳佛教的證悟方法研討會」隆重登場/主辦單位提供

這場法會不僅是佛教徒的節日儀典,更是一場超越宗教、族群、語言的慈悲實踐。在誦經聲與梵唄佛號的交織中,近距離感受到佛教跨越時空的安定力量。灑甘露、藥師祈福、浴佛大典等儀式,化繁為簡地提醒現場每一位人 – 慈悲與覺醒,始終是佛法的核心。
本次活動不僅結合佛教文化、祈福法會、供燈功德,更特別為全國警察、消防、移民人員及災區民眾舉行祝禱,傳遞佛陀慈悲與智慧,祈求國泰民安、社會祥和。

三傳共修  是時代的回聲  也是使命的召喚
本次大法會由廣修禪寺、慈法禪寺、承興國際展覽聯合主辦。蒞臨出席法會的高僧大德:中國佛教會理事長心茂長老、副理事長明光長老、大會主席廣修禪寺住持大慧大和尚,台北法身寺法深大法師,台灣國際藏傳佛教研究會主席堪布慈旺仁珍,以及台中妙乘法苑噶陀仁珍千寶仁波切等重量級僧眾出席,由南傳、漢傳、藏傳高僧共同護持,展現佛教三大傳承難得的團結與和合精神。

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噶陀仁珍千寶仁波切致詞/圖,主辦單位提供

藏傳佛教寧瑪派的噶陀仁珍千寶仁波切致詞中指出:「佛誕節國際化的推動,來自已故中華佛教會理事長淨耀大和尚的遠見,他倡議南傳、漢傳、藏傳三大傳承聯手共辦,這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標誌著漢傳、藏傳、南傳三大傳承跨文化共修,為佛法的團結與延續立下典範。」仁波切更強調,我們身處這樣的聚會,不只是慶祝佛誕,更要思考,如何讓佛法的智慧,真正走入世界、利益一切眾生。

仁波切更進一步指出,佛教的價值不止於修行的戒律或禪定,而是一種涵蓋完整經論系統、藝術美學與音樂文化的生命體現。他強調:「我們不僅要落實聞思修的修行責任,更要以各種方式利益眾生,為佛法興盛,眾生解脫,國泰民安而努力,這將是現代佛弟子共同的使命與擔當。」讓佛法普照世界,利益眾生,延續佛陀智慧命脈,實踐慈悲與智慧於人間。

佛誕節  文化跨越時代
大會主席大慧大和尚深刻指出:「耶誕節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文化節日,佛誕節同樣應該被世界看見。這不僅僅是佛教徒的節日,更是一場為全人類喚醒慈悲、關懷與和平的全球運動。」佛陀的誕生,是人類歷史上慈悲與智慧降臨人間的象徵。這樣的節日,不僅屬於佛教徒,而是屬於全人類。
心茂長老感念淨耀大和尚的遺願正展現於今,強調今日的法會不僅僅是宗教盛會,更融合了佛法講座、蔬食博覽、生成式AI教學與青年考生祈福等系列活動,讓佛法智慧走入現代生活,讓佛教文化與科技社會共振,走入每個人的日常。

南傳、漢傳與藏傳近百位僧眾齊聚共修/圖,主辦單位提供

佛法遇現代  覺醒心靈新視野
除了莊嚴的法會,佛誕文化節也積極打造一座跨越信仰與現代的橋樑。當日下午,由世界佛教聯盟(WAB)與中華佛教居士會共同舉辦的「頓悟金剛:三傳佛教的證悟方法研討會」隆重登場。此次研討會集結海內外知名法師與學者,針對大乘、南傳與藏傳佛教在修證實踐上的異同,展開一場思想交流,試圖將佛法的深邃智慧引領至當代社會的心靈需求,讓佛教思想不僅是寺院裡的經典,而成為現代人心靈安頓與自我覺察的重要養分。這場思想盛宴,讓佛教智慧在現代社會中找到新位置,啟發當代人思索心靈修行的真正意義。

慈悲行動的當代詮釋  浴佛淨心 照亮心燈
法會現場設有浴佛祈福區,讓民眾透過浴佛淨心,體驗佛陀降誕的慈悲初心;同時準備壽桃與平安糕,象徵祝福佛誕,祈願眾生平安健康。佛教不僅是一種信仰,而是一種生活態度與心靈修養的日常實踐。
活動也將持續至4月21日,後續更有「生成式AI遇見佛法智慧」和「文殊點燈照亮考生心靈」等創新活動,讓古老智慧與現代科技交融,引導青年族群於快速變遷的時代中,找到內心的穩定座標。

佛誕的意義  慈悲與智慧的延續
「佛誕」從來不只是一個紀念日,更是佛陀慈悲智慧在人間不斷延續的明燈。

本次活動也不僅是一場盛典,更是一個提醒: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佛陀的慈悲與平等的智慧,依舊是引領人類走向和平共生的重要坐標。三傳佛教共修的畫面,不只屬於今日的圓山,更是一場全球佛教徒的心願與行動的集結。讓世界看見佛教所代表的慈悲、包容、和平力量,並持續推動佛教文化在國際間的交流,為動盪不安的世局點亮一盞心燈,祈願世界和平,社會祥和,眾生離苦得樂。

活動資訊
地點:台北市玉門街1號(圓山花博爭艷館)。
交通方式:捷運淡水信義線「圓山站」1號出口步行即達。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國際佛誕文化節圓山啟幕三大傳承共同祈願和平 佛陀聖誕展現悲智無盡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