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新聞/編輯部
高雄市議員林智鴻於27日邀請完成多項世界首創神經重建手術的「熱血神醫」、義大院長杜元坤舉辦「音樂,運動,醫療,慈悲的斜槓人生」TIA台灣勵志協會社區醫療講座,吸引鳳山在地市民達百餘人參加。林智鴻表示,杜元坤院長創下多項神經醫學上的第一,甚至曾在新加坡醫療研討會上當場成功救治在當時被認為是無法醫治的新加坡幼童,成功將其腳趾移植為手指,恢復喪失的手部功能,是醫界世界級的台灣之光;而杜院長每月捐半薪從事救助社會弱勢的慈善工作,已累計達數億元總捐助金額,也是具有德蕾莎修女般慈悲之心的醫療專家,所以特地與台灣勵志協會邀請他至鳳山演講,分享他不平凡的人生經歷,感動更多市民。

義大醫療財團法人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於演講中分享他如何一生至今的生命軌跡,也分享「歷經苦難才能淬鍊成就」的心境。杜元坤說明,他從小生長在台南環境優渥的家庭,但也歷經雙親因政治因素入獄而需兄代父母職之處境,而後因父親過世,一肩扛起償還父親所遺留的九千餘萬負債的責任,並歷經國內外大小手術的歷練,成就他當前的心境,說明人生無絕對順遂之路的事實,也堅定了他慈悲濟世之路,盼能以醫術與一己之力服務人間,因為他曾在人世的谷底,最能體會底層生命的痛。

林智鴻在開頭致詞中分享杜元坤一天13台手術,包含於無麻醉下為自己動刀清創海洋弧菌感染的故事。杜元坤說,他終生以病人的權益優先,某年他在澎湖行醫時,因不慎感染海洋弧菌導致腳部重大感染腫脹,需緊急開刀清創,而面臨隔天又有12位病人需由他主刀手術的故事。他回憶到,按正常臨床經驗,他需空腹8小時麻醉後由醫師清創傷口,避免病況蔓延,但為隔天持續為病患手術,他選擇自行動刀清創,並僅休息3個小時的情況下,持續為500位病患服務,這是責任,也是他堅持的行醫之路。

林智鴻提到杜元坤於極忙碌之餘仍醉心於小提琴、交響樂團、橄欖球的故事。杜元坤說明,人生如橄欖球賽,無論如何都要「拼」,不拼一定活不下去,這是他歷經雙親政治牢獄與償還鉅額父債的精神支柱;而音樂則既是他的興趣,也是啟發他醫術創新的關鍵,他說明,他在美國行醫時,開始於醫院之公共領域演奏,並經由研究歷史上眾多知名音樂家的疾病,突破各項醫學技術瓶頸,創下至少27項世界獨創的神經重建手術的紀錄。杜元坤也說明他曾受中國統戰但堅持拒絕之愛台之心,他認為他的一生就是要為台灣土地與世界醫學奉獻,正如TIA的精神,「勵志台灣」,創造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與能見度。
本場社區醫療講座由林智鴻議員攜手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台灣勵志協會,鳳山區鎮北里趙志成里長、忠誠里陳永壽里長共同舉辦,為義大杜元坤首場進入社區辦理的醫療講座,並結合高雄市警局與永慶房屋防詐打詐宣導,為醫學與社會安全、在地社區結合的共同講座。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