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之一,過往常被認為與高齡族群相關,但實際上,中壯年也屬高風險群。宜蘭一名50歲張姓婦人去年底突發缺血性腦中風,出現左側癱瘓與臉部歪斜等症狀。幸虧親友及時發現異狀,短短1小時內緊急送至羅東博愛醫院急救。經神經內科與放射診斷團隊迅速診斷,確認為極為罕見的「漂浮血栓」所致,所幸成功進行緊急取栓術,術後三個月內康復,重返日常生活。

神經內科吳旻陽醫師指出,此案的罕見處在於血栓為「漂浮型」,脫落後隨血流阻塞腦部多處血管,臨床機率僅約1%。若延遲處理,恐造成腦水腫甚至全身癱瘓。病人能順利康復的原因在於三大關鍵:一是迅速就醫;二是準確且即時的動脈內取栓術(EVT);三是黃金期內積極復健。復健醫學科王靖宇醫師補充,張婦從NIHSS指數12分的重度殘障,術後僅兩個月已能行走,顯示其康復速度與配合度都遠高於平均水準。

羅東博愛醫院作為宜蘭重度急救責任醫院,此次成功結合神經、放射與復健三方醫療資源,展示腦中風救治的一條龍整合能力。未來若能進一步推廣「中風徵兆即刻送醫」意識,並透過區域轉診系統強化黃金時間醫療應變機制,將有助降低中風致死與重殘比例。院方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臉歪、手垂、語無倫次等疑似中風徵兆,應立刻就醫,不讓時間成為無法回頭的關鍵。
新聞來源:羅東博愛醫院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