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進市容、指標優化、十八尖山步道刨鋪、推動公園智慧管理


▲重點公園監視器。 (圖/記者張建奎攝)

【亞太新聞網/記者張建奎/新竹報導】

新竹市政府為提升新竹市公園與觀光區設施的維護效能與整體服務品質,113年12月18日正式成立並揭牌「公園及觀光區設施維護管理中心」,統整原先分散於各局處的維護業務,建立單一窗口,讓市民能夠享有更即時
、明確且一致的服務體驗。自成立以來,公管中心持續深化管理制度、優化作業流程,半年內已展現多項具體成果,穩步朝向打造安全、友善公共空間的目標邁進。

代理市長邱臣遠表示,推動組織調整的目的,不僅是調整行政架構,更是為了提升市政執行效率。過去市民如遇設施相關問題,往往需多方聯繫、奔波處理;如今透過單一窗口整合機制,只需聯繫公管中心,即可迅速獲得回應與後續協助,展現出「任務集中、資訊透明、品質一致」所帶來的第一波效益。市府將持續以行動兌現改革承諾,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切實感受到城市治理的進步與服務的細緻。

公管中心表示,自中心成立以來,即積極啟動多項改善工作。日常工作部分,截自今(114)年5月初,完成設施修繕246件(含各項設施、水電、地墊鋪面等)、遊具修繕15件、割草作業326次、植栽修剪593次、兒童遊戲場檢驗165處。此外,在設施指標優化方面,率先於青青草原推動全面更新作業,更換園區內27處告示牌,提升資訊清晰度與耐候性,提升整體使用體驗。為改善夜間照明安全,公管中心推動「護城河靓亮計畫」,第一階段已完成13處矮燈施作與故障燈具修復,第二階段將再新增30盞矮燈。隨著照明系統的全面改善,將顯著強化夜間步道的安全性與舒適度,營造更安心友善的公共空間。

此外,公管中心針對十八尖山園區內多處設施進行全面檢視與改善,近期已完成主要柏油路段的刨鋪更新,大幅提升通行安全與行走平順度,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擁有更安心的休憩空間。

公管中心指出,在智慧管理方面,公管中心即時監控系統,已於新竹公園率先試辦即時監控系統,設置3支監視器,提供全天候即時影像回傳功能,強化預警能力並提升緊急事件的處置效率。未來將進一步擴大至10處重點公園,預計新增部署30支監視器,全面強化場域安全監控,朝向打造兼具安全性與智慧化管理的現代化休憩空間邁進。

公管中心說明,除了設施升級與安全維護,公管中心也重視綠美化與市容景觀的提升。針對主幹道分隔島景觀
,推動植栽補強工程,首波涵蓋中華路、經國路、東大路等主要路段,透過植栽密度與配置調整,強化綠意與層次感,讓城市更具生氣。南寮苗圃亦啟動活化計畫,導入節慶培育模式,並結合市政活動進行推廣,增加市民參與感與認同感。

公管中心補充,過去半年展現的不只是具體執行成果,更體現了市府推動改變的決心與行動力。未來將持續擴大智慧管理的應用範疇,強化維護人力的配置,同時與市民保持密切溝通與回饋機制,確保市政建設更貼近實際使用需求。期盼讓每一座公園、每一條步道、每一處林蔭空間,皆成為市民生活中安心、自在、可親近的美好存在。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