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摩爾古薪舞集英國首演大獲好評 觀眾熱烈迴響交流不斷

【記者蔡富丞/綜合報導】

文化部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與英國知名Dance Umbrella舞蹈節攜手合作,邀請我國原住民當代舞蹈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於倫敦The Place舞蹈劇場演出舞作《bulabulay mun?∕ 你好嗎?》。首演於10月21日圓滿落幕,演出現場座無虛席,駐英國大使姚金祥親臨觀賞支持,觀眾起立鼓掌致意,掌聲久久不散。

工作坊學員

本次演出舞作由舞蹈總監巴魯‧瑪迪霖(Baru Madiljin)創作,以1874年牡丹社事件為靈感,結合肢體、傳統歌謠與當代表達,重新召喚排灣族集體記憶,探討人與自然、創傷與修復的深刻連結,「這不僅是一場舞蹈演出,更是一場土地、靈魂與歷史的對話」。

舞團謝幕

演後座談氣氛熱烈,現場觀眾就作品中所呈現的歌謠與敘事結構、服裝與視覺象徵、在當代舞蹈訓練與傳統文化間的轉化過程、文化詮釋與身體語彙等主題踴躍提問,亦表達對作品及傳達的文化內涵有濃厚興趣與高度尊重。當被問及以歡樂作為結尾的用意時,巴魯‧瑪迪霖表示,他最想透過這個作品告訴大家,「所有的傷口,我們都可以手牽手用彼此的力量一起渡過」,此語獲得觀眾報以熱情回應。

蒂摩爾古薪舞集此次英國巡演前,受邀參與挪威奧斯陸國際舞蹈節,演出藝術總監路之‧瑪迪霖作品《路之行走》,讓排灣族的身體成為北歐街頭公共空間中的祈禱與對話。《路之行走》關注身分、遷移與女性意象,在當地演出時引發熱烈討論與迴響。

英國巡演除21日及22日倫敦場次外,亦將前往伊普斯威奇(Ipswich)、紐卡索(Newcastle)及伯恩茅斯(Bournemouth)等地巡演。同時,舞團與The Place劇場合辦「蒂摩爾身體技巧工作坊」,讓參與者能實際體驗從部落文化出發、融合當代表達的創作脈絡,並於牛津大學舉辦文化與藝術交流工作坊,進一步深化國際學術與藝術之間對話。

舞蹈節亦於倫敦巴比肯電影院(Barbican Cinema)及官方網站線上放映《bulabulay mun?∕ 你好嗎?》數位舞蹈電影,擴大觀眾觸及層面。

駐英國代表處文化組表示,本次支持蒂摩爾古薪舞集赴挪威及英國巡演,透過舞作演出、影像放映與工作坊等多元形式,讓國際觀眾從不同角度認識臺灣原住民文化與藝術,體現「在地文化・全球對話」的理念,展現臺灣當代文化藝術的深厚底蘊及創新活力。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