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藝風雲再起

%E5%8F%B0%E7%81%A3%E8%8C%B6%E8%97%9D%E9%A2%A8%E9%9B%B2%E5%86%8D%E8%B5%B7 1024x696 1

文/攝影 吳德亮

台灣茶藝館最早出現於1970年代後期,由茶藝界大老蔡榮章於1976年在台北市林森北路成立「中國功夫茶館」首開風氣;當時大多以蘇州園林為依歸的茶坊格局,不僅明顯有別於西式咖啡館的現代裝潢,也為繁忙的台北人提供了新的品茗環境。後來蔡榮章在天仁集團力挺下,於衡陽路鬧區成立「陸羽茶藝中心」屹立至今,更成了培育泡茶師的搖籃。當時著名茶館還包括老字號的紫藤盧、耕讀園;詩人許露麟在公館開設、成就現代詩人聚集煮茶論詩所在的「五更鼓」;還有書畫伴隨茶香的「東坡居」、忠孝東路上的「雨香軒」、華視旁的「慕雨軒」;以及1986年選出第一位民進黨黨主席而聲名大噪的仁愛路圓環旁「圓穠」、已故名作家三毛生前常駐足的南京東路「茅盧藝術茶館」等各領風騷。

%E5%8F%B0%E5%8C%97%E8%A1%A1%E9%99%BD%E8%B7%AF%E4%B8%8A%E7%9A%84%E9%99%B8%E7%BE%BD%E8%8C%B6%E8%97%9D%E4%B8%AD%E5%BF%83%E5%A0%AA%E7%A8%B1%E5%9F%B9%E8%82%B2%E8%8C%B6%E8%97%9D%E5%B8%AB%E7%9A%84%E6%90%96%E7%B1%83 1024x657 1
台北衡陽路上的陸羽茶藝中心堪稱培育茶藝師的搖籃
%E5%8F%B0%E5%8C%97%E8%A5%BF%E9%96%80%E9%AC%A7%E5%8D%80%E7%9A%84%E6%B7%A1%E7%84%B6%E6%9C%89%E5%91%B3%E4%BB%A5%E5%A5%A2%E8%8F%AF%E5%93%81%E5%91%B3%E8%91%97%E7%A8%B1 1024x729 1
台北西門鬧區的淡然有味以奢華品味著稱
%E5%8F%B0%E5%8C%97%E5%85%A7%E6%B9%96%E7%9A%84%E4%B9%98%E8%88%88%E9%99%A2%E6%93%81%E6%9C%89%E5%81%8C%E5%A4%A7%E7%9A%84%E7%95%AB%E5%BB%8A%E8%88%87%E8%8C%B6%E5%99%A8%E5%B1%95%E7%A4%BA%E7%A9%BA%E9%96%93 1024x687 1
台北內湖的乘興院擁有偌大的畫廊與茶器展示空間
%E5%8F%B0%E5%8C%97%E5%85%A7%E6%B9%96%E7%9A%84%E4%B9%98%E8%88%88%E9%99%A2 1024x683 1
台北內湖的乘興院

不同於中國盛唐時期的茶坊、茶肆,或宋代的茶邸,甚或明清迄今的戲茶館、棋茶館等;當時台北流行的茶館較重視「茶藝」精神面,從有形的茶器、茶法、茶儀,至品茗環境與擺飾陳設,到無形的茶香或人文氛圍等,共同交織而成的品茶境界,成了台北茶藝館最迷人的特色,因此很快就在全台造成流行,並帶動了本土藝術家茶器創作的風起雲湧。以台中市來說,在茶藝館最興盛的1980年代,就有兩百多家大大小小的茶館群起爭雄,盛況可以想見。

%E5%8F%B0%E4%B8%AD%E6%96%B0%E7%A4%BE%E9%A3%9B%E8%8A%B1%E8%90%BD%E9%99%A2 1024x768 1
台中新社飛花落院
%E5%8F%B0%E4%B8%AD%E6%96%B0%E7%A4%BE%E9%9B%85%E5%9C%92%E6%BA%8F%E6%B0%B4%E4%B8%8A%E8%8C%B6%E7%A9%BA%E9%96%93 1024x768 1
台中新社雅園溏水上茶空間

可惜單純以茶藝為主的茶館在九○年代中期以後逐漸沒落,取而代之的是幾家大型餐飲企業,以複合式茶館型態,結合當紅的泡沫紅茶、珍珠奶茶、精緻餐飲、或下午茶文化等,推出連鎖店續領風騷;至於商圈內的傳統茶館,如非擁有強烈特色,幾乎毫無生存空間。

%E5%8F%B0%E5%8C%97%E8%B2%93%E7%A9%BA%E7%9A%84%E7%A9%BA%E5%AF%82%E9%9B%B2%E9%96%80 1024x683 1
台北貓空的空寂雲門
%E8%80%81%E5%AD%97%E8%99%9F%E7%9A%84%E7%B4%AB%E8%97%A4%E7%9B%A7%E8%87%B3%E4%BB%8A%E4%BB%8D%E5%B1%B9%E7%AB%8B%E4%B8%8D%E6%90%96 1024x681 1
老字號的紫藤盧至今仍屹立不搖
%E9%99%B6%E8%97%9D%E5%90%8D%E5%AE%B6%E4%B8%89%E5%8F%A4%E9%BB%98%E8%BE%B2%E9%96%8B%E8%A8%AD%E7%9A%84%E4%B8%89%E5%8F%A4%E6%89%8B%E6%84%9F%E5%9D%8A 1024x713 1
陶藝名家三古默農開設的三古手感坊

弔詭的是:茶藝館沒落的主因,並非喝茶人口減少,而是茶藝已經走入家庭,喝茶人口不減反增、且越呈年輕化的走勢。學茶人數也不斷增長,除了私人茶藝教學的崛起,官方或人民團體、宗教團體甚或大學相關系所,也不斷廣設茶藝班推波助瀾,如台北市社教館或各地方農會等。台灣由「陸羽茶藝中心」舉辦的泡茶師考試已持續十多年,取得民間頒證泡茶師或茶藝教師資格的早已不下數百人,影響所及,近年中國大陸官方推動的「茶藝師職業證照考試」也愈趨熱門。今天在台灣,家家戶戶大多備有茶品與茶具,茶壺收藏且取代了傳統的酒櫃,茶藝館不再是喫茶的唯一選項,式微自是難免。

%E4%B9%9D%E4%BB%BD%E9%98%BF%E5%A6%B9%E8%8C%B6%E9%A4%A8%E6%98%AF%E6%B5%B7%E5%85%A7%E5%A4%96%E9%81%8A%E5%90%84%E5%BF%85%E9%80%9B%E7%9A%84%E8%8C%B6%E9%A4%A8 1024x682 1

%E5%8C%97%E6%8A%95%E6%96%87%E7%89%A9%E9%A4%A8%E7%9A%84%E5%BC%8F%E8%8C%B6%E7%A9%BA%E9%96%93 1024x681 1
北投文物館的|式茶空間

所幸2005年以來,隨著兩岸茶藝交流的日漸頻繁,以及台灣茶業的興盛、台灣茶器風靡對岸等因素,來台找茶、喫茶的遊客大幅成長,加上中華茶藝聯合促進會、中華茶文化學會、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泡茶師聯會、會心茶集、中華方圓茶文化學會等茶藝團體的蓬勃發展,台灣以各種型態出現的茶藝館再度風雲再起。

%E4%B8%AD%E5%A3%A2%E5%8F%8B%E7%AB%B9%E5%B1%85 1024x684 1
中壢友竹居
%E4%B8%AD%E5%B1%B1%E5%8D%80%E7%9A%84%E7%AB%B9%E9%87%8C%E9%A4%A8%E6%98%AF%E6%97%A5%E9%9F%93%E5%8F%8B%E4%BA%BA%E6%9C%80%E6%84%9B 1024x695 1
中山區的竹里館是日韓友人最愛

面對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無所不在的今天,茶藝界也不斷推陳出新、全面應戰,純粹以品茶為主的茶館幾乎不見,除了開放網路或手機充電已成共識,再推出精緻美食,或茶品與茶器的推廣販售,甚至提供藝文展出、書法或茶藝教學、親子同樂、大型會議等多重複合型態,而日本抹茶道與煎茶道的注入,也讓喫茶空間更加熱鬧繽紛。

%E8%8B%97%E6%A0%97%E4%BA%8C%E7%BE%A9%E7%9A%84%E4%B8%89%E6%BC%AB%E8%8C%B6%E9%99%A2%E8%90%BD 1024x728 1
苗栗三義的三漫茶院落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author avatar

編輯部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