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孟洳:高雄青年創業基金九成收入靠補助 呼籲建立自籌財源機制

%E9%AB%98%E9%9B%84%E5%B8%82%E9%9D%92%E5%B9%B4%E5%B1%80%E8%B2%A1%E5%8B%99%E5%95%8F%E9%A1%8C00002 1024x809 1
圖:高雄市議員鄭孟洳辦公室提供

報新聞/編輯部

高雄市議員鄭孟洳日前在市議會財經部門質詢時,關注「高雄市青年創業發展基金」財務結構長期高度依賴政府補助、缺乏穩定自籌財源的情況。她表示,該基金作為市府扶植青年創業的重要工具,若未建立健全的收入機制,將影響政策推動的穩定性與永續性。

鄭孟洳指出,「高雄市青年創業發展基金」自110年至113年總收入達4億8543萬多元,其中政府補助高達4億6000萬元,占比近95%,扣除違約金、利息、捐款等雜項後,四年來基金的實際業務收入僅22萬多元,反映出目前基金的自營財源幾乎付之闕如,整體財政結構過於單一,風險極高。

%E9%AB%98%E9%9B%84%E5%B8%82%E9%9D%92%E5%B9%B4%E5%B1%80%E8%B2%A1%E5%8B%99%E5%95%8F%E9%A1%8C00001 1024x470 1
圖:高雄市議員鄭孟洳辦公室提供

她進一步指出,青年局目前運用該基金執行各類輔導與補助計畫,但在可持續性與財務體質上已面臨挑戰。以「雄校聯養成實驗室」為例,場地每月租金高達40萬元,然而青年局穩定收入來源僅來自青創基地 Pinway 的場租,每月約為9萬元,收支明顯失衡。

面對此現況,鄭孟洳建議青年局應從「活化閒置空間」、「建立自創品牌」兩大方向著手,逐步建立自籌財源機制。她指出,動保處的「伴bàn」、觀光局的「高雄熊」、文化局的「高雄一百」等市府品牌皆已透過文創商品與IP周邊創造收入,而青年局的「青創店家專區」集合許多優質青年業者,應能與這些團隊合作開發聯名商品或限量周邊,建立專屬品牌,為基金挹注營收。

在內容資源方面,鄭孟洳指出,青年局歷年辦理的「行銷大師養成計畫」成效良好,建議未來可開發名人講座、專業課程、線上學習資源,嘗試導入收費機制,將青年局累積的輔導資源轉化為永續收入。

鄭孟洳說明,若維持傳統公部門營運,就會面臨空間閒置與財務不足問題,亟需導入創新經營思維。應借鏡英國 OnSide Youth Zones 公私合夥模式,以及桃園市青年局以場地租金平衡營運的作法,研議引進多元收入機制,強化青年場域自籌能力,邁向永續發展。

S 16195593 1024x568 1
圖:高雄市議員鄭孟洳辦公室提供

此外,鄭孟洳也指出青年局旗下空間資源使用效益低落。根據審計報告,雄校聯養成實驗室113年度四樓教室到七樓導師教室,平均閒置率高達47.74%。她實際查閱「教室借用表」發現,舞蹈教室雖然使用率高,但借用團體來源集中,其他空間如多功能教室與導師練習室多數時段空置,顯見校園端對空間資訊了解仍不足。為提升使用效益,她建議青年局加強對校園社團的宣導,並建立社團資源與人才媒合庫,規範使用者須透過雄校聯空間運作,除了讓雄校聯使用率變高,還能成為「資源媒合基地」,而非閒置設施。

她強調,青年政策不能僅靠補助支撐,更需要健全財政體質與有效場域經營模式。鄭孟洳呼籲青年局參考國內外成功案例,例如英國 OnSide Youth Zones 採行的公私協力機制、桃園青年局透過場租支應營運等做法,逐步強化青創基金的永續能力與空間使用效益,讓高雄青年政策不僅「撒錢」,更能「生根」。

除了關注青年政策與財務體質,鄭孟洳也呼籲市府把握中央普發現金1萬元的機會,儘速提出具體的地方促消費方案。她援引國泰金控最新調查指出,有41%的民眾計畫將這筆現金用於旅遊與消費,正是商圈與業者加碼促銷的最佳時機。

她建議市府應由經發局主責規劃「高雄普發一萬加碼大禮包」,可結合文化局、觀光局、交通局等單位資源,設計整合型的行銷策略,例如登錄發票抽獎、地方特產兌換、景點套票優惠等,吸引民眾把現金留在高雄消費,進一步帶動商圈活絡與地方經濟循環。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author avatar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