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議員鄭孟洳專訪:以表參道活化老城,以社宅換居落實居住正義

%E9%84%AD%E5%AD%9F%E6%B4%B320251009 01 1024x731 1
鄭孟洳於高雄服務處
2025年10月9日

記者王百佑報導

高雄市三民區,一個承載著老高雄記憶、也正經歷著都市轉型陣痛的區域。從鐵路地下化的漫長等待,到高雄車站、捷運黃線等重大建設的逐步到位,如何在這場變革中,既活絡地方、又安頓民心,考驗著在地民意代表的智慧。連任兩屆的市議員鄭孟洳,以其務實的行動力與前瞻的政策視野,正為這個老城區,擘劃著一張安居樂業的新藍圖。

從車站到街廓:「表參道計畫」重現商圈繁榮

「過去因為高雄火車站,周邊商業活動非常繁榮,」鄭孟洳回憶道,「但鐵路地下化長達十年的工程,確實讓像成衣商圈、電子街等稍微沒落。」 如今,隨著嶄新的高雄車站落成啟用,她看見了重振商圈的契機。

%E9%AB%98%E9%9B%84%E8%BB%8A%E7%AB%99%E5%9C%B0%E9%9D%A2%E5%B1%A4%E8%A8%AD%E6%9C%89%E5%AE%8C%E5%96%84%E5%8B%95%E7%B7%9A%E5%8F%AF%E4%BE%9B%E6%97%85%E5%AE%A2%E8%87%AA%E7%94%B1%E9%81%B8%E6%93%87%E8%A6%81%E5%89%8D%E5%BE%80%E5%95%86%E5%9C%88%E4%B9%8B%E5%8B%95%E7%B7%9A 1024x622 1

鄭孟洳提出的「高雄火車站表參道計畫」,是試圖振興的核心構想。「這構想源自於日本表參道,希望營造一個舒適、讓人願意散步、購物的街道環境。」 她解釋,計畫將以車站為中心,逐步優化周邊橫向與縱向街道的人行道與購物環境。

02 scaled e1649222096104
【驛起傘耀】後驛商圈安寧街高掛彩色傘 攝影:王百佑

這項計畫更將與市長陳其邁力推的「大都更計畫」相輔相成。鄭孟洳指出,火車站周邊社區普遍老舊,空置率高,透過都市更新的輔導與「表參道計畫」的街廓改造,再加上未來車站旅館與商業大樓招商帶來的人流,「我相信大概再五年半左右,就可以看到初步的成果,重現往日繁榮。」

「老人困老宅」:創新「社宅換居」落實居住正義

除了都市樣貌的更新,鄭孟洳更將關懷的目光,投向了隱藏在老舊公寓裡的長輩。「高雄在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很多長輩住在沒有電梯的老公寓,爬樓梯變得困難,導致他們越來越不願意出門。」 這種「老人困老宅」的現象,是她在基層服務時感受最深的痛點。

S 93855881 1024x683 1
鄭孟洳於高雄市議員質詢

為此,她積極推動市府創新的「社會住宅換居方案」。她解釋:「由政府提供有電梯、無障礙空間的社會住宅給長輩住,長輩則將原有的老房子交由政府包租代管,租金收入還可以用來補貼社宅費用。」 這項突破性的政策,打破了過往申請社宅的資格限制,讓許多「有房卻無力換屋」的長輩,能有機會搬到更安全、更舒適的環境,重新與社會連結。

軟硬兼施:公益注入活水,凝聚社區向心力

除了硬體建設與社福政策,鄭孟洳也深信「軟實力」對社區發展的重要性。她長年投入公益,無論是持續近八年、承襲自長輩的中秋愛心白米發放,還是舉辦捐血、英文營、兒童防身術教學等活動,都是她回饋社會、凝聚社區向心力的方式。「我希望能傳達正向能量,在自己有能力時回饋社會,關心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E9%84%AD%E5%AD%9F%E6%B4%B3%E4%B8%AD%E7%A7%8B%E8%B4%88%E7%89%A9%E8%B3%8720250930 1024x683 1
鄭孟洳中秋節贈物資

多重歷練下的溝通之道:議事廳的「不懈戰場」

身兼民進黨團幹事長、教育委員會召集人等多重職務,鄭孟洳坦言雖然分身乏術,卻也在跨黨派協調、凝聚共識的過程中,磨練出更純熟的「溝通」技巧。她更將這份歷練,歸功於高效的團隊夥伴,讓她能在繁重的黨團事務與地方服務中兼顧。

%E9%84%AD%E5%AD%9F%E6%B4%B320251009 02 1024x731 1
鄭孟洳於高雄服務處
2025年10月9日

過去因拳擊減重而廣為人知的她,如今笑稱「議事廳與選區才是我努力不懈的戰場!」 她將運動培養出的活力與堅持,轉化為推動全民運動的政策,不僅積極推動三民區運動中心,更成功爭取讓長輩的敬老卡點數可用於運動中心,該福利並於今年正式落實。從點滴的政策爭取到宏觀的都市擘劃,鄭孟洳正以其務實且充滿活力的問政風格,為三民區的轉型之路,注入一股穩健而溫暖的力量。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author avatar
報新聞報總編輯。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