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城市經濟競爭力? 台中購物節獲全球勝利

38qq16353 800x533 1

(報新聞/鄒志中 特稿)   「台中購物節」再度走上國際舞台!榮獲美國TITAN泰坦創新大獎「白金獎」!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國際行銷亮點,而是象徵台中在地方治理、城市品牌建構與數位經濟布局上的策略成果。從2020年首次推出「台中購物節」,到今日成為國際評審眼中的「世界級案例」,「台中購物節」已不再只是「振興消費活動」,而是台中市政府企圖透過活動治理模式形塑城市經濟結構的一項重大工程。然而,獲獎的背後,也仍有需要冷靜面對的關鍵議題,那是關乎城市未來十年競爭力的深層問題。

%E5%8F%B0%E4%B8%AD%E8%B3%BC%E7%89%A9%E7%AF%80%E6%A6%AE%E7%8D%B2%E4%B8%96%E7%95%8C%E7%B4%9A%E6%B3%B0%E5%9D%A6%E5%89%B5%E6%96%B0%E5%A4%A7%E7%8D%8E

台中市政府強調,「台中購物節」的核心在於「公私協力、全民共享」。透過消費登錄與數位整合技術,將台中市民每一次消費行為轉化成可分析的經濟資訊,讓台中市政府得以掌握產業熱點、商圈消長、群聚效應與消費輪廓。這種做法,其實反映了全球城市治理的一個新趨勢:資料不只是服務工具,更是決策資產。一座懂得如何使用資料的城市,才有能力在未來競爭中保有優勢。

%E5%8F%B0%E4%B8%AD%E8%B3%BC%E7%89%A9%E7%AF%80app%E9%80%9A%E9%81%8E%E8%B3%87%E9%80%9A%E8%A8%8A%E7%95%8C%E4%BA%9E%E6%B4%B2%E7%9B%83asocio %E6%95%B8%E4%BD%8D%E8%BD%89%E5%9E%8B%E7%8D%8E %E5%9C%8B%E9%9A%9B%E8%A4%87%E5%AF%A9 scaled

然而,必須追問的是:「台中購物節」資料如何被使用?利益如何被分配?「全民共享」是否真的做到「全民」?

%E7%9B%A7%E5%B8%82%E9%95%B7%E8%88%87%E4%BD%BF%E7%AF%80%E5%90%88%E7%85%A7

回顧近年台灣的消費刺激政策,多半依賴讓民眾先消費、政府再補貼。然而,消費能力本身就存在差異,經濟能力越強、能參與抽獎機率越高者,享有的利益也更大。「台中購物節」雖強調以「抽獎」形式讓全民參與,但實際上,資源仍可能偏向高消費者與大型連鎖品牌,而非真正需要刺激的中小商家與一般家庭。這是一個典型的政策效果落差問題。

%E4%B8%AD%E5%B8%82%E5%BA%9C%E9%82%80%E8%AB%8B%E6%97%A5%E6%9C%AC%E9%A7%90%E5%8F%B0%E4%BB%A3%E8%A1%A8%E7%89%87%E5%B1%B1%E5%92%8C%E4%B9%8B %E5%B7%A61 %E6%8B%8D%E6%94%9D%E5%8F%B0%E4%B8%AD%E8%B3%BC%E7%89%A9%E7%AF%80%E5%BD%B1%E7%89%87 scaled

我們再看此次得獎理由。泰坦創新大獎的評審重視「創新、規模化能力與國際可複製性」。「台中購物節」之所以能脫穎而出,部分原因在於其用科技系統整合媒體、活動、市場連結與國際城市外交,甚至邀請多國駐台代表代言,成功將活動變成城市敘事的一部分。從城市品牌角度來看,這無疑是成功的。台中不只是要「讓人來消費」,而是要讓「台中」本身變成一種可辨識的生活風格、文化形象與城市想像。

但正如桑默斯批評美國政策時所言:「短期利益,往往掩蓋長期能力的消失。」台中市政府若僅以活動經濟作為城市競爭力核心,長期可能會面臨三個風險:

第一,消費刺激依賴性提高。這會使城市經濟在景氣波動下更為脆弱,商家逐漸習慣「靠活動當流量」,而非提高產品競爭力。

第二,產業結構缺乏升級動能。如果「台中購物節」的主要效益集中在餐飲、零售、休閒等消費型產業,那麼中長期會面臨「就業多但薪資低」的結構性困境。

第三,數據資產如何治理仍缺乏社會討論。我們看到政府透過消費蒐集大量個人及商圈數據,但目前對資料的使用透明度仍不足,公民社會未必能清楚知道這些資料最終如何形塑政策方向。

2024%E5%8F%B0%E4%B8%AD%E8%B3%BC%E7%89%A9%E7%AF%80 %E9%BD%8A%E8%81%9A%E7%99%BE%E5%B7%A5%E7%99%BE%E6%A5%AD%E6%8E%A8%E5%84%AA%E6%83%A0

因此,「台中購物節」的國際肯定,固然值得祝賀,因為那代表台中的城市治理已不再局限於本地,而是走向全球指標。但一座城市的長期競爭力,絕不可能只靠行銷達到。真正能決定台中未來的是:能否把「台中購物節」活動經濟轉化成產業升級的引擎?能否讓中小企業不只是「加入活動」,而是真的強化經營能力?能否讓每位市民不只「抽到獎」,而能分享城市成長的績效?

2024%E5%8F%B0%E4%B8%AD%E8%B3%BC%E7%89%A9%E7%AF%80%E5%B8%B6%E5%8B%95%E5%85%A8%E5%9C%8B%E7%B6%93%E6%BF%9F%E7%94%A2%E5%80%BC%E7%A0%B4700%E5%84%84 scaled

城市治理的核心不在於讓城市變得「更熱鬧」,而是讓人民生活「更穩定、更具尊嚴」。如果台中能以此次泰坦獎為轉折點,進一步將數位治理落實到產業與教育層面,推動人才、創新、研發、技術支持與跨域供應鏈鏈結,那麼它將不只是贏得一個獎,而是贏得一個十年。

真正的慶典,不在於人潮與煙火,而在於城市未來是否因今天的努力變得更好?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author avatar
報新聞/中部特派員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