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全球設廠暗藏戰略布局?聲東擊西、保全霸主地位

e89c64e9 5a32 438b 8d5f 20a600a7c4d7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有關台積電陸續加碼投資美國、規劃先進製程設廠,有政壇人士質疑此舉是否將造成「技術外流」或「矽盾鬆動」?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日前公開表示,台積電赴美設廠「是一種戰略選擇」,除了因應客戶需求,更是為了避免美國政府對競爭對手英特爾(Intel)全力支持。李淳強調,若國內輿論反對台積電在美發展,反而會促使美方「轉向全力扶植英特爾」,此風向恐對台灣半導體長遠發展更為不利。

台積電長年為包括NVIDIA、AMD與Apple等美國科技巨頭代工,其產值與供應穩定性早已深深牽動美國科技供應鏈布局。李淳指出,面對美國政府大力推動晶片生產回流,加上客戶希望產線靠近終端市場的訴求,台積電「適度」進軍美國基本上是無可迴避。李淳指出,「如果完全抗拒赴美設廠,那美國只會更力挺本土企業,反而讓英特爾獲得更大優勢。」

報導進一步分析,美國前總統拜登上任後即全力推動《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ct),祭出高額補助、稅賦優惠吸引半導體大廠赴美設廠,而台積電約1,650億美元的整體投資計畫,亦成該法案的焦點工程之一。

除了政策誘因,美方對地緣政治風險與供應鏈韌性的高度重視,也讓台積電成為「勢在必行」的戰略選擇;若台積電拒絕赴美設廠,不但恐面臨高額關稅壓力,更可能促使蘋果、輝達等客戶尋求英特爾或自建晶片生產鏈。英特爾雖具備高階製程技術,但與台積電在3奈米以下領域仍存在極大落差,若美方全力扶植,可能改變全球晶片代工競爭格局。

李淳直言:「我們不應該迫使美方支持台積電的競爭對手,這不僅會傷害台積電與客戶的信任,也將削弱台灣整體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影響力。」

目前,台積電位於亞利桑那州的第一期廠區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預計2025年量產4奈米製程,而第二期則將導入更先進的3奈米技術。據美媒指出,第三期可能採用A16(1.6奈米)節點,為美國境內首座真正尖端製程的晶圓廠;此外,為確保美系客戶訂單需求無虞,台積電未來亦不排除在美設立更多廠區,目前包括德州、華盛頓州等地都被市場視為潛在選項。

除了英特爾,日本政府傾力扶植的Rapidus亦將在北海道興建晶圓廠,力拚2027年量產2奈米製程,並邀請IBM、IMEC等技術合作夥伴共同開發。此舉被視為東亞與美國聯手抗衡台積電與三星獨大的戰略布局,也凸顯全球對先進製程主導權的激烈爭奪。

報導指出,台積電赴美設廠的背後,並非單純的產線遷移,而是牽涉到地緣政治、產業戰略與客戶信任的多重考量。在國際局勢日趨複雜的當下,如何在維持技術優勢與鞏固供應鏈安全間取得平衡,考驗的不只是企業,更是台灣整體的戰略智慧。

e89c64e9 5a32 438b 8d5f 20a600a7c4d7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