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家源記者 / 綜合報導】
面臨117學年度大一新生人數下滑至17萬人的衝擊,私立大專校院的存亡再度被推上火線。全台31所私校校長21日齊聚輔仁大學,針對國際招生與管理展開實質討論。教育部常務次長朱俊彰致詞指出,教育部已鬆綁部分招生限制,並強調國際生須「聽得懂課、管得到人」,同時宣布政府取得未來三年共65億元特別預算,用於支持公私立大學在永續經營與國際化上的轉型。

作為東道主,輔大校長藍易振直言,私校永續的核心挑戰就是國際化,不僅要加強海外布局,更需完善來台國際生的學習與生活支持,確保其在台灣能安心且有效學習。他並透露,此次會議全面導入 ISO 20121 永續標準,象徵高教界正以具體行動回應全球永續趨勢,展現私校在品質管理與制度升級上的決心。

在校長交流中,銘傳大學李藍瑜副校長強調「口碑效應」是國際招生的長期戰略;淡江大學陳小雀副校長則引用《FICHET》調查指出,獎學金吸引力僅排第七,真正讓國際生願意前來就讀的是學術聲譽與教育品質。靜宜大學林思伶校長分享韓國經驗:以 AI 翻譯輔助大量招收國際生雖創下驚人增幅,但也因此面臨互動不足、教學品質下滑等後遺症,反凸顯台灣在提升國際生規模時,更需兼顧「質」與「量」的平衡。

新聞來源:輔仁大學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