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懷文/台北報導】
為豐富中小學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藝術及美感課程參與經驗並提升美感素養,並於(六)日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展演藝術中心辦理成果共享會,將邀請111學年度11所辦理「校園藝術祭」之學校代表,分享辦理的經驗,並展示不同領域的「美感增能課程」、「校園藝術祭成果」及「磨課師線上課程」等計畫執行之精彩歷程與內容。
本計畫目標為透過美感增能課程及協助學校辦理校園藝術祭等方式,提升中小學在職教師及行政人員共同辦理校園藝術活動之能力,執行迄今已舉辦37場研習課程、2場成果共享會及完成25集磨課師線上課程,共2,295位在職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參與,並協助33校辦理「校園藝術祭」活動,帶動學校與鄰近社區約2萬人參與。
研習課程部分,為協助非藝術領域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親近與體驗藝術,於全臺辦理「教師增能」感性啟蒙研習課程,以美感經驗、藝術體驗、跨領域藝術及地方文化特色融合為主軸,啟發參與者的五感覺察,經由感官經驗,開拓美的多元視野,體驗藝術的多樣性,期望能讓各領域教師認識藝術並進一步喜愛藝術。
另規劃協助藝術領域教師的美感研習課程,以專業藝術知能及創新跨域整合為核心,辦理表演藝術教學應用、新媒體藝術實作、校園策展實務、藝術教案研發等類型課程,提供教師將藝術有效地帶入教學現場的方法。
此外,為讓藝術能在校園中有更多元的互動方式,協助學校規劃辦理「校園藝術祭」,以學校為中心,美感教育為主軸橫向交流校際間的合作、社區文化以及民間藝術團體,另由計畫團隊協助帶入新媒體藝術裝置,帶領教師及學生體驗及認識新媒體藝術。
如苗栗縣頭份市后庄國民小學,以「光」的藝術節,結合校定發展課程「光影素材」作為藝術祭的主題,並將課程中的社區人文踏查、校園空間巡禮,透過影像敘事讓學校展現出不同以往的面貌。
教育部表示,校園美感素養的提升,不只是學生們的美感體驗,也期待學校各領域的人員一起參與,一同感受藝術、經歷美感,讓大家了解美就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而校園的美感提升需要大家一起關心與重視。
台灣郵報原始網址:教育部「中小學在職教師暨行政人員美感素養提升計畫」美感共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