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5年11月5日 /美通社/ — 據《中國日報》新聞報道:
2025金融街論壇年會於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共設38場高規格平行活動,吸引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位部長級官員、國際組織負責人、金融機構高管及學者參會。
本屆論壇吸引了6000多名現場參會者,線上討論和觀看達數億人次,在規模和影響力方面均創下紀錄。
今年的論壇取得了多項裡程碑式成果,包括多家重磅機構揭牌成立、簽署眾多國際合作協議,以及發布100余項關鍵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300多家優質企業與100多家投資機構展開深入交流,推動實質性合作,為面向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研究與實踐層面,兩份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報告發布。《金融街發展報告(2025)》指出,在「十四五」規劃(2021-2025年)期間,北京金融街在決策制定、監管、標准制定、資產管理、支付結算、信息交流以及國際合作等領域發揮了更為突出的作用,進一步提升了其全球影響力。
此外,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還發布了關於大型人工智能(AI)模型在金融行業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了應用邊界、實施路徑及合規要求。
該指導意見為銀行、證券和保險機構提供了數字化轉型參考。
政策方向得以明確,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強調會采取支持性舉措,例如維持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並培育新型金融服務模式。
隨著《綠色金融白皮書》的發布,綠色金融也取得了顯著進展,為達成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國際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這得益於已成為全球投資與合作關鍵平台的「一帶一路」倡議。中國進出口銀行已為「一帶一路」相關項目提供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約合2810億美元)的貸款,並與多家國際金融機構及企業簽署了協議,合作領域涵蓋基礎設施、對外貿易及跨境投資。
值得注意的是,29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均出席了此次論壇,本屆論壇還設立了五個境外分會場,以加強全球對話。
為服務實體經濟,北京市發布了關於促進風險資本和私募股權投資高質量發展,以及支持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的相關意見。
這些舉措旨在優化覆蓋募資、投資、管理和退出的整個生命周期流程,提供系統性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