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座(左1-右7)1.基隆長庚急診醫學科郭靖怡醫師。2.基隆長庚一般外科簡志穎主任。3.基隆長庚外科部陳品元部長。4.基隆長庚外傷中心副主任王思翰醫師(整形外科)。5.基隆長庚模擬醫學教育中心主任廖書晨醫師(急診醫學科)。6.高雄長庚整形外科梁啟誠醫師。7.基隆長庚藥劑科專責教學藥師邵時傑藥師。(圖/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 何明弘/基隆報導】
東北角準備好了!因應全球局勢變化及重大緊急災害突發事件的頻率增加,衛生福利部也積極展開各專科的醫療韌性訓練計畫。基隆長庚醫院以台灣東北角重度急救責任醫院為己任,今年4月13日首度舉辦針對住院醫師和醫學生的「跨領域重大災害緊急應變工作坊」,課程內容整合急診醫師、外科醫師、護理師、藥劑師及呼吸治療師等專業人員,模擬真實重大災害環境下的傷患救治流程,培養醫護團隊在資源匱乏及艱困環境下的應變能力與協作默契。
學員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止血帶、進行創傷包紮及骨折固定等等。(圖/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外傷中心副主任兼任模擬醫學教育中心副主任的王思翰醫師表示,災難醫療不僅僅是急診與外傷團隊的責任,更需要整個醫療體系的緊密合作。本次訓練的重點在於模擬資源受限、環境惡劣的條件下,如何迅速評估病情、有效分配資源,並在有限時間內提供最佳的治療。我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課程,讓年輕的醫師、醫學生以及其他職類醫療成員能夠更有信心地面對未來可能的災難救援挑戰。
本次工作坊的課程規劃,上午主要以理論課程奠定基礎,下午則進行技術站訓練與跨領域實境模擬,讓學員實際操作重大災害緊急救護的重點技術及高擬真演練,包括:
止血與循環維持:學習如何正確使用止血帶、進行創傷包紮及骨折固定,以迅速控制出血並維持病患生命跡象。
呼吸道維持與傷患搬運技巧:訓練學員判斷氣道阻塞狀況並進行緊急處置,並與呼吸治療師共同合作在緊急災害現場照顧呼吸衰竭患者;熟悉各類傷患搬運技巧,確保在不穩定或災害的環境中能夠有效移動傷者。
戰傷藥物應用:由專業藥師指導學員如何使用個人急救包及個人急救藥物組合包,以確保災害環境的醫療資源得以最有效的運用。
跨領域情境模擬演練:讓學員在真實模擬環境中,面對多重傷患、有限資源與時間壓力,其必須在短時間內分工協作、進行即時決策,藉由現場各職類的緊密合作,提高整體救治效率。
模擬訓練過程中,讓學員在互相練習安全的環境下,體驗真實災難現場可能遇到的挑戰。(圖/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模擬醫學教育中心主任廖書晨表示,為了提升臨床決策能力與團隊合作的默契。未來會將各類型及多樣化的教學模式,納入固定舉辦的課程項目,為未來可能發生的重大災害緊急醫療需求做好萬全準備。
基隆長庚本次課程吸引眾多住院醫師、醫學生、各醫事職類學員參與,也邀請到在各自領域經驗豐富的教師教授理論課程、技術訓練及高擬真模擬演練,全面深化年輕醫療成員災害急救的實作能力。
外科部部長陳品元希望藉由這次及未來陸續的課程,讓基隆長庚的醫學生、PGY和住院醫師訓練內容更為豐富,同時增進外科醫師和急診醫師及其他領域專業人員的合作默契。
基隆長庚賴旗俊院長強調,隨著目前全球情勢變遷,重大緊急災害的醫療需求不僅僅是政府單位的責任,更是全民醫療防災的一環。基隆長庚期望透過持續的專業訓練與跨領域合作,打造更堅實的醫療防線,確保每位醫護人員在危機時刻都能夠挺身而出,為傷患爭取更多生存機會。
1993年昔日卡拉ok皇后-梁雁翎 多情多煩惱專輯紅過一時,稀有卡拉伴奏重現,唱出回憶殺。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