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爾放鷹、不確定性攀升 多重收益型基金具潛力

是新聞網  記者/林偉志

20251105164732 79 600x400 1

圖/unsplash

聯準會(Fed)十月底如市場預期調降基準利率1碼,今年來第二度降息,同時宣布12月1日起結束「量化緊縮」(QT)計畫,不過,Fed主席鮑爾在會後記者會意外放鷹,直言12月降息「非板上釘釘」。市場對12月降息機率預估也從近九成回落至六成出頭,政策路徑不確定性陡升,法人認為,隨著市場不確定性攀升,具收益的多重資產型基金相當適合正考慮分散風險的穩健投資人,其中,特定產品納入被動式掩護性買權ETF,能進一步降低波動風險並兼顧收益。

美國聯準會(Fed)官員在缺乏官方數據期間各持己見,傳出對經濟狀況及風險看法高度分歧,即便鮑爾強調12月降息非定論,但聯準會理事庫克3日表示,Fed的就業與通膨兩大使命都面臨更高的風險,使12月會議可能降息依然「存在」。

中國信託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羅世明分析,聯準會10月FOMC會議後態度偏向鷹派,不應解讀為美國貨幣政策方向轉變,應該用聯準會角度思考,「可以看成是聯準會替後續景氣成長放緩或就業市場弱化等可能性,預留政策工具的調整空間。」

羅世明進一步指出,觀察經濟數據,近期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市場交易均高於4%,明顯高於聯準會政策利率3.75%至4.00%水準,另外,美國9月份核心CPI年增3.0%,低於市場預估年增3.1%及8月年增幅3.1%,顯示聯準會後續的貨幣政策仍有進一步寬鬆空間,若是中、長期債券投資人,或許能把握當前市場利率環境相對偏高的階段,掌握降息趨勢下債券潛在價格報酬機會。

從投資角度,投資人可善用多重資產型基金做資產配置,像是涵蓋高息股、債券及掩護性買權ETF的投資組合,同時擁有股利、債息及權利金收益分配,能在降低市場波動風險同時,還兼顧收益。

例如:中國信託策略優利多重資產基金,主打「433配置」的策略,核心配置40%被動式掩護性買權ETF(Covered-call ETF)為目前市面上比重最高,另配置30%債券及30%高息股,涵蓋多元收益型資產,息收來源分散。

另外,凱基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主要配置則是以成長股、非投資等級債券及投資等級債券,並納入部分掩護性買權策略;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聚焦成長股、非投資等級債券與轉換公司債的三大資產組合,同樣納入部分掩護性買權ETF,降低股票在市場修正時的潛在資本利損。

整體來說,隨著升息路徑出現變化,市場不確定性攀升,擁多元收益的多重資產型基金正適合考慮分散風險的穩健投資人。

※免責聲明:文中所提之個股內容,並非任何投資建議與參考,請審慎判斷評估風險,自負盈虧。

想讓品牌在新聞媒體曝光? 立即點我加入官方LINE@免費諮詢

相關新聞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