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議員李鎮國:永康第一景的永康公園內椰風荷葉水景風光不再;盼重塑椰風荷葉景致,市長黃偉哲認為可行,他說可以請學者專家協助,用符合生態方式處裡。(圖/南市議會)
【亞記者吳玉惠/臺南報導】
臺南市議員李鎮國痛心曾是永康第一景的永康公園內椰風荷葉水景風光,已消失多年,連帶棲息其上的鳥類也不再出現,他曾與工務局官員嘗試投放新的荷花苗,卻沒能存活,有民眾說可能被池裡遭放生的烏龜吃掉,有的認為有人投藥要抑制漂浮植物生長的藥水,才導致荷花消失。他建議市府放乾池塘重新種植,並投放『工作魚』捕食蟲與浮萍及水藻,維持荷花池豐富的生態環境,也是重塑椰風荷葉景致的方法。市長黃偉哲認為可行,他說可以請學者專家協助,用符合生態方式處裡。
李鎮國議員表示,椰風荷葉是大家對永康公園最深的印象,曾號稱永康第一景,並寫入永康市誌及媒體爭相報導,池塘內開滿盛開的荷花,不僅讓不少昆蟲聚集,包括高蹺鴴等水鳥都在此築巢繁衍下一代,美麗的景觀常讓民眾流連忘返,他也曾在該處辦理五屆寫生比賽。不料近幾年來,池塘內的荷花逐漸消失,原三個水塘的景況,目前只剩下靠近第一個時淺時乾的水塘殘存七八棵荷葉隨風飄零,過往的生態景象不再。
李鎮國議員說,永康公園被投入大量棄養的烏龜,所以有民眾認為是烏龜吃掉荷葉,破壞生態,也因水塘有水芙蓉及布袋蓮繁衍,所以遭人投抑制漂浮植物生長的藥水,連荷花也消失。
李鎮國議員強調,根據他尋找的文摘資料,有些魚其實是荷花池的『工作魚』,比如草魚能清除水藻、烏鰡魚會吃掉池塘中的福壽螺、鯉魚及吳郭魚會捕食蟲與浮萍,可以維持荷花池的生長環境。他還建議每次蓮子採收完成後,可放乾池塘重新種植荷花,池塘內的大魚可外包販賣或交換,小於則可成為水鳥食物,形成一種野性生態活力。這種重塑滿塘荷花美景若能成功,也能寫入區域水文治理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