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中天/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及翻譯研究所退休教授
「雙語國家」、「雙語教育」的政策,自2020年起,已經推動數年,到現在還是看到亂象叢生。教育部提出四年一百億元的預算,提出雙語教育的目標之一是:2030年,高中以下三分之一學校可以進行部分領域雙語教學。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到2022年,全台灣已有3392所公立國中小學,進行部分領域雙語教學,數量已接近全國國中小校數的三分之一,幾乎已達成2030年的目標,甚至可能提前超標。
教育主管單位或是新聞媒體,對雙語政策的推動,當然也做了不少「調查研究」,其結果,不出所料,所有受訪的學校,或是執行推動計畫的單位,都是接受經費補助者,對政策方向自然都全面肯定,樂觀其成,而對於執行成果的欠缺之處的檢討,多歸咎於師資不足。
其實師資不足早在預料之中,行政單位早就有所規劃,推動計畫中一個大項,就是「擴增英語教學人力資源」,一方面引進外籍教師與英語學習助理,一方面在國內大學進行「雙語教育師資培訓計畫」。外籍教師與英語學習助理,過去每年固定引進81人,以後將提升至一年1000-1500人次,本國籍「雙語教育師資」,預計至2024年共可培育2,000人,至2030年共培育5,000人。
這樣的思維,就像是在生產線製造產品,或是在物資不足時緊急採購。我們過去幾年,看到防疫口罩不足,加工趕製,雞蛋生產下降,遠至巴西進貨。不過,師資的培訓,能夠就這麼照生產或採購計畫來補充嗎?經濟學的基本供需原理,需求量顯著大於供給時,要不就是價格上漲,要不就是品質降低。我們已經看到,教育部大量引進外師,薪資都在本國教師兩倍以上,不禁懷疑,外師的教學貢獻真的倍於本國教師嗎?而現行雙語教師英語能力符合CEFR標準B2等級以上的條件(這是所有英語教師取得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也有人呼籲鬆綁降低,改為B1就好。這些針對師資不足,所做的應變權宜辦法,無疑都是只圖表面效果,不惜削足適履。
以供需的概念來看,只要「英語獨大」的迷思存在一天,對相關的師資需求就有增無減,永不會有滿足的一天。雙語師資不足,不是問題,是這種偏差心態的必然結果。
為了防疫,口罩漲價配給,為了民生,雞蛋遠道進口,甚至最後腐壞銷毀,這些還可以理解。但是,我們要問的基本問題還是,在各個學科裡,以雙語(英語為主)進行教學,究竟意義何在?
以教育部所發布的雙語教育計畫,此計畫目的,是「培養臺灣走向世界的雙語人才」。如果贊成此目的,就應該將已經實施多年的英語文教育,以及最新108課綱開始納入的第二外語教育,扎實推行,增加教學時數,豐富教學資源,繼續擴大努力。臺灣多年的文化與經濟發展,其實正是過去外語教學成功的鐵證。現在涵義不清,雜亂無章的「雙語教育」,不但否定了正規英(外)語教學的推行,更實際干擾各學科的正常教學。
在第一線參與或是觀察過此一政策的人,都感到其中亂象叢生。教育部國教署在最新的國民中小學雙語教學補助計畫中,也已經明確規範要先掌握學生英語能力,來做教學設計,且「不得…進行英語能力評量」,顯示其已經注意到一般學生的英語能力背景不足,也不應將英語學習成為其他各學科的學習目標。
既然如此,何不及時懸崖勒馬,將各學科的教學,還給各科專業老師吧。
台灣郵報原始網址:【梅花合勤講堂】「雙語教育」推動不力 問題豈是師資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