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攝影:吳德亮
收到武夷山知名「天心白岩」茶廠主人周俊千里迢迢託人帶來台北給我的兩款岩茶,分別是1999年的「陳年水仙」,以及2025年的「石乳」,在氣溫忽然驟降的周末下午,特別感到一股暖意。
周君是我去年受邀前往武夷山「第16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帶領團隊規劃「台灣茶文化區」並做兩場大型演講,行前透過「寶成鞋業」蔡其建前董座安排而結識。短短五天在武夷山,不僅熱情設宴款待、親自駕車帶我導覽並參與熱鬧的「天心村鬥茶節」,還餽贈了不少好茶,讓我始終銘感在心,返台後常有聯絡自不在話下。

話說「陳年水仙」並不同於「老欉水仙」,前者指的是武夷水仙茶品經過數年至數十年陳化或儲存,風味轉變而成的老茶。而後者則通常指樹齡在五、六十年以上的水仙所製成的茶品。想起連橫《台灣通史》所說「台人飲茶,茗必武夷、壺必孟臣」,特別取來朱泥小壺沖泡。
有人說「香不過肉桂、醇不過水仙」,儘管經過26年悠悠歲月洗禮,但蕩漾在曉芳窯杯中的茶湯不僅透出腮紅,杯緣還泛起漣漪般的層層油光,陳穩的幽幽花香入口後更在唇齒間婆娑起舞,口感極致綿密而深遠,傳統碳焙坑多次焙火的火氣全然消失,獨特的陳年風味與岩韻顯得更加清晰而不帶絲毫濁氣與澀味,果然26年修成正果的武夷岩茶,一絲極細極淡的苦穿越濃濃的茶香,飄蕩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丰姿熟韻。
儘管不少茶友對「石乳」感到陌生,卻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名叢,因其香氣似岩石中滴下的乳汁而名,據說也最能體現武夷岩茶的「岩韻」,以其獨特的乳香、花果香與岩韻而深受茶人青睞。趕緊取來我的詩作人文壺沖泡,果然熱壺後就有淡淡的乳香呈現,入口後更能感受幽幽花香與果香,且香氣細緻幽長、茶湯柔滑甘甜,「岩韻」尤其明顯,絕非浪得虛名矣。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to view the

